人流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让人流口水,又让人流眼泪,文化人是怎么做
TUhjnbcbe - 2023/3/12 19:03:00
彭洋出诊时间 http://m.39.net/news/a_9249059.html

昨晚,由腾讯视频出品,稻来传媒、腾讯影视联合制作的《风味人间》第二季上线了最后一集:《根茎春秋志》。这部从不让吃货们失望的纪录片,这次不仅让人流了口水,还让人流下了眼泪。

这种“流泪”还不真不是馋哭的,而是被人类创造食物的智慧、不同文化间的差异、饮食反过来塑造人的性格和思想这一连串的体悟所触动的情绪。

在节目划上暂停符的时候,我们也终于约到了总导演陈晓卿,聊聊片子里这种情绪的暗线。

据他说,暗线的一头,从第一集《甜蜜缥缈录》就开始了。

从喜马拉雅南麓的尼泊尔崖蜜到中国的手工红糖,从翡翠烧卖、千层油糕到巴克拉瓦,那一整集的甜,最后却落在了中国人餐桌的一碗苦瓜排骨汤上。

“我喜欢这个故事,实际上它不仅仅承载了更高级的一种体验,更重要的是告诉你,这个东西专属于东方。”所谓苦尽甘来,陈晓卿说,“站在苦的此岸朝甜的彼岸望去,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可能会更加强烈。”

让故事结构辅助故事表达,促生情感共鸣,导演更像是一个作家,摆弄着手里的材料,逐一安排妥当。

这是一门技艺,需要习得。

就像重庆鸡杂故事里的三孃。导演们起初将故事的切入点放在了老板娘送女儿上学的故事上,陈晓卿觉得反差仍然不够。在看素材的过程中,他发现有一个称呼反复出现:三孃。后厨的大师傅喊她三孃,前面打扫卫生的服务员喊她三孃,老的小的顾客都喊她三孃。从一个听觉符号进入,再讲她的家庭故事,反差就产生了,也更符合故事化、戏剧化的要求。

除此之外,这一季还多了很多“符号”。比如方言地图、当地美食后面定格的笑脸,还有不得不提的一句句“文学引语”。

陈晓卿极喜欢汪曾祺的文字,一看到“鸡头米老了,夏天就快过去了”这行摘自汪曾祺《夏天》中的句子,我们便猜到这种呈现方式出自他手。

“其实第一季的时候,也都用过,只是没有把它标出来。”陈晓卿说,第一集上线后,观众对这种视觉符号的设计反弹是非常大的,一度令他崩溃,“观众说我正沉浸在你的故事里面,你为什么拿这个东西吓唬我?最开始观众看到这种文学引语会感觉一下子从故事里跳出来了,但是到了第二集就只有两三条弹幕在吐槽,到第三集就彻底没有了,等第四集就开始出现‘讴歌’这些文学引语的弹幕了。”

这种文学引语的设计,是致敬,也是为观众埋下的隐藏礼物,等待灵*共通的人揭开一个谜底。

陈晓卿从不避讳《风味人间》是一部商业纪录片,而不是作者纪录片。“我们甚至知道观众想看什么,所以我们就会把我们自己的观点隐藏得很深,或者说尽可能地把我们的观点隐藏在主人公的生活状态、行为状态和思维状态里。这种东西多多少少都会去触碰到观众的心理,很多观众他有相同境遇,肯定就会感觉到。”

“世间若有十分美丽,九分在耶路撒冷。世间若有十分哀愁,九分在耶路撒冷。”这句改自《塔木德》的话,埋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胡姆斯中间,令懂得的人潸然泪下。

这些引语由导演们共同选出,他们都是文学功底扎实的人,每集的旁白文案都由他们自己执笔。就拿总导演李勇来说,不仅博览群书,背功更是了不得,情绪低落时总会背着手咏一首《将进酒》或者《兵车行》。俨然一枚独立于大漠的侠客。

他们与这些文学引语一样,体现着未被浓缩过的鲜活的生命力。

第一季时,《风味人间》的单集标题读起来都像是一部武侠小说的章节名——滚滚红尘、江湖夜雨——充满情景感。到了这一季,却像是一部部人物小传,更“个人英雄主义”。

“螃蟹横行记”、“鸡肉风情说”、“香肠万象集”……但陈晓卿觉得,他们仍然是在讲故事,而不是展现人物传记式的调研。

故事,仍然是最重要的。讲故事的方式,仍然是最值得想象的。

“讲故事就像搭积木一样,材料就是这些材料,但换一种摆法,它的朝向、长相都不一样。举灌蛋的例子,最初我们设计故事的时候,其中包含了苏格兰蛋。但是因为疫情关系,跨国拍摄很难实现,于是决定改变故事结构和比例,因为那个故事是一定要拍的。”

当苏格兰蛋与徐州夏墩村的灌蛋一同出现,“蛋”的故事便立体了起来。

“更重要的是,它会告诉你,东方人和西方人是不一样的。西方人太直接了,他要把最好的东西让你直观的看到,东方人讲究的是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陈晓卿说,最终他们要表达的是饮食文化上,甚至民族文化上的差异。

在《风味人间》第二季的拍摄末尾,疫情爆发,团队所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而在第一集上线时,“甜蜜缥缈录”的主题又恰好抚慰了当时人们心中的焦虑与忧愁。这一切好像有些命运的意味暗合其中。

而在更高的层面上来说,《风味人间》第二季所传递的信息尤为重要。

如果说《风味人间》第一季传达的是“中国美食不是一座孤岛”,那么这一次团队走得更深了些,世界同样不是一座孤岛。

“这么多的美食节目,不停地传达一个信息,就是告诉你中国人对吃太讲究了。其实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角度,站在世界的维度来重新衡量,你会发现中国人有的(关于吃的)智慧,可能在南太平洋岛国也有同样的体现。比如说鸡杂,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做到了极致,可是你去日本,你会发现他们做得更加极致。”陈晓卿说,“世界上的食物,尤其是美食,没有哪个国家最好,只有更多的美好,只有不同的美,而这种不同层次的多态才是幸福。”

关于食物,关于生活方式,关于其背后的文化,或许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如果必须说点什么的话,可能食物仍然是大家交流的最好的方式,最好的通道。

来自单向读者的提问

这次采访前,我们在单向读者群里向大家征集了对陈晓卿老师的提问,并精选了其中四个,下面来看看他的回答吧。

Gloria问:去旅游的时候,不认识当地人的情况下,怎么能避开网红打卡店找到最正宗的馆子?

陈晓卿:我觉得这个前提就错了(笑)。如果是我的话,我会努力地去认识一个当地的人。我觉得吃东西没有认识人有意思,我总觉得要是通过吃东西认识了当地的人,而且知道他为什么吃这个东西,其实是更有趣的。

所谓的打卡商店,它是一个便捷的通道,但是它也屏蔽了最有趣的东西。

羚羊琳问:随着城市节奏的加快,大家对于美食似乎失去了季节性、地域性、精细化的诉求,快餐和便当是目前的饮食主流,对于这一点是怎么看的?

陈晓卿:我觉得这个是任何一个国家饮食文化发展的必然。但是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人对休闲的基本需求的需要肯定会越来越变得越重要,像慢食运动,它为什么会发生在意大利?当大家都匆匆忙忙的时候,他们就会越来越需要慢慢吃,传统的食物变得稀有了,它才会变得更加珍贵。

唯一问:请问陈导演,您是否考虑过,如果有一天您不从美食方面拍摄纪录片了,您有可能从哪些方面进行转型和尝试呢?

陈晓卿:我会转型,但这不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可能又会有新的吸引大家的用纪录片作为载体的题材,比如说历史题材,比如说自然的题材。

jian问:现在人工合成的食物比自然成长的食物廉价也能满足人们对味道的追求。那么真的需要功夫才能获得的味道似乎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就像非物质遗产一样,会不会有一天,纪录片里的美食只能在记录片里看到了。美食会成为奢侈品,而吃饭也丧失了在家庭中的重要功能?

陈晓卿:这个是不可阻挡的。这个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实际上人类并不知道自己生存的边界在哪里,现代科技给人的生存带来了更多的可能。社会的差别,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珍惜好现在。

多吃好吃的,少操心。

1
查看完整版本: 让人流口水,又让人流眼泪,文化人是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