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海关大楼俯瞰一江两岸,邱健心绪难平。陆家嘴、*浦江、邮轮、游客的远近交织,构成了她天记录上海的印象画布。
6月19日,她把拍好的一组照片发了出来,浦江对岸的变幻以缩略图的形式,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她拍出来的外滩,有时晨曦初露,江面洒下一片碎金;有时雨雪朦胧,只留下依稀轮廓;有时雷暴将至,黑云压城;有时雪后初霁,江边堆着白茫茫冰雪。
“照片放在一起看,变化好明显。”邱健感慨道。陆家嘴在她的记录中,色彩饱和度呈渐变趋势,这是她拍照时,不曾想到的效果。
不间断的拍摄,给邱健的生活带来一种仪式感,成了她和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每天要是不拍几张,不记录下来,她就感觉当天好像都没有真正存在过。
透过影像,邱健慢慢发现了属于上海新的内在活力。而她所做的事情,就像海关钟楼准点报时,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邱健手机里相册缩略图(部分)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庄严而又神秘的钟声
邱健成长的大部分岁月在浦西的老南市。“石库门的精致,里弄的逼仄,老虎灶蒸腾水汽,煤炉呛人的烟火味都是我记忆里珍贵而有趣的部分。”她喜欢老里弄的人情味,也喜欢旧居改造后更加整洁便利的生活。
谈及拍摄陆家嘴的初衷,要从邱健和海关大楼的小时候缘分说起。
逢年过节,父母亲喜欢领上她,沿着浦西外滩步行走一圈,这是他们一家子的必打卡项目。那时,她年纪尚小,懵懵懂懂低头挤在人群中,什么也看不见,只是被人流催促,往前赶。
大人口中的上海,是个流光溢彩的城市。她来了,只看到景观灯光映衬的建筑物,盯着外滩卖气球的流动摊位。走着走着,路过海关大楼,她下意识地把海关大楼定义成上海地标。
海关大楼巍然屹立在浦江之滨,铿锵、激昂的钟声,让邱健觉得庄严又神秘。转眼经年,邱健从仰望外立面、逢年过节打卡的小朋友,成长为在这里上下班的海关人。在这里,视角转变,她对陆家嘴的印象也发生了变化。
年,邱健走进海关大楼,踏着入口大厅藻井彩色马赛克相拼的帆影海事图案,职业自豪感油然而生。她的办公室对直看出去就是陆家嘴,邱健经常站在阳台往下看,她总能发现,熙来熙往的人流,像是“你在窗下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看你。”
隔窗远眺,陆家嘴被各式建筑勾勒出的美丽曲线、浦西沿岸“远东华尔街”厚重的基调尽收眼底。站在海关大楼,她想起以前走过外滩的时候,这些高大建筑带来的厚重感,和她所居住的老式里弄的烟火气截然不同,“仿佛是一位历史老师,讲述那一段沧桑过往。”
凌晨三点的浦江夜景
邱健34岁,今年是她工作的第11个年头。
繁重的工作压力偶尔也会突如其来。通宵工作完,看到寂静无人的夜景,打开窗,远观窗外的陆家嘴,像是在沉睡,“既然拥有这么个特别的条件,也许可以试一试。”邱健说,但是这个尝试因忙碌的工作间断。
年2月28日,她接到了一个非常赶的任务,需要整理出一份材料,而需要的相关文件都是存储在单位的内部文件系统里,所以,她只能留在办公室里通宵赶工。对着电脑干活久了,也没人可以说话解乏,自然想去窗台透透气,邱健顺手就拍了凌晨三点的浦江夜景。
上海也正变得越来越新,越来越“潮”。她萌发了用相机天记录下陆家嘴的念头。
邱健还回忆说,《琅琊榜》热播时,有个同事拍了大雾天的*浦江景,说这是浦江的“琅琊榜”,在朋友圈获赞无数,她一直想等某个大雾天仿效一张。可惜大雾天虽然遇到,雾蒙蒙的*浦江上一艘小船的构图也能拍到,但类似那张图的样子一直没有遇上。
但邱健并没有因此放弃,这个动力来自她从小喜欢集邮、集票根的爱好。她想用保存票根的方式,记录过往经历,老了留点儿念想。
还来自她大学喜爱的一部《士兵突击》,剧中男主角许三多在荒无人烟的草原被人遗忘的角落,不但坚持常规训练,还一个人修起了一条看似毫无意义的路。坚毅“不抛弃,不放弃”的桥段,让邱健每每暗下决心:一定要开始做看似“毫无意义”,但值得持续坚持的事。
年,随着工作可支配时间稍微扩充,邱健开始筹划自己的拍摄计划。
不断摸索拍摄“最佳组合”
计划开始。只要一有空,邱健就拿出手机,拍下*浦江及陆家嘴,记录下浦江对岸的日与夜、春与秋、阴与晴。
一开始,上班的时候她会习惯性地拍一张,但是拍出来全是黑乎乎的一片逆光,所以只能下班拍。临到下班,她发现,下午四五点以后,浦东的海关大楼会倒映在*浦江上,形成倒影,美极了。
“本想守一下,看看日出,结果楼太高根本看不着。”找机位、找角度、找时间,邱健不断摸索出拍摄“最佳组合”,她发现,凌晨五六点,能看到太阳从陆家嘴建筑的缝隙中透出光;浦西的海关大楼可以与浦东的海关大楼隔江相望。
不工作的时候,邱健并不会特地来拍照。疫情期间,她被叫回来加班。“原本春节热闹的外滩,变得空空荡荡。”她晚上11点拍出去,外滩空无一人,她想,这个城市空旷的一面,应该被记录下来。
她专门在手机里辟出“新地”,建出名叫“每日一拍”的文件夹,拍一段时间之后,就把照片全都挪到相册。同事们偶尔也会“催更”,对她说,记得拍别耽误了。
这举动,让邱健拍得更有动力,仿佛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事沙乐年进的海关,看到会偶尔飘过两句:哇,你好厉害。
沙乐回忆,有时天很黑了,邱健还要在那里拍照片,“邱健做综合的工作,基本上晚上都是最后一个走,有时等大家都走了,她还要把一些事情再处理一下。”
天的拍摄计划给邱健的生活带来一种仪式感。每天要是不拍几张,不记录下来,她就感觉今天好像都没有真正存在过。
就这样,她拍出来的陆家嘴,有时蓝天白云,江面洒下一片碎金;有时华灯初上,天空被笼上一层薄纱;有时雨雪朦胧,只留下依稀轮廓;有时雷暴将至,黑云压城;有时雪后初霁,江边堆着白茫茫冰雪;有时“我爱上海”广告格外闪亮,整座城市万籁俱寂,进入熟睡状态。
互相见证
这一切源于她拥有了一方望向浦东的小阳台。年初,办公室调整后,邱健搬离原来的办公室,客观环境的便利性没有了。
现在她仍坚持去拍,“毕竟相册记录还在,我也还在这幢楼里办公,只是换了办公室,不过不再有计划成体系地拍。”邱健说。
邱健表示,记录期间,她仅仅充当一个观察者的角色,每天也会有很特殊的变化,有时候天空颜色特别好看,你会觉得这一天心情会开朗很多;有时候灰蒙蒙、外滩积雪,她会特别兴奋,看到这个城市中也有被雪覆盖的样子。
小时候,她以为城市是定型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她慢慢发现了属于上海新的内在活力。
在流动的城市中,她细心地发现,一个时间段运沙船特别多,客运码头有各种船只抵港。她观察到,楼下的游客络绎不绝,到了节假日还有很多拍婚纱照的情侣。她感觉到,贯穿两岸的*浦江,不光为游客提供游览,更像是城市动脉,源源不断的运行给城市带来生机。
渐渐地,邱健发现,记录本身就是一种美的存在,自己做的事情就像海关钟楼准点报时,时间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
现在,她依然坚持做一些看似无用但有意义的事情。比如:每年都攒一些小纪念品、生肖邮票、纪念币等,希望攒够一大本收藏册可供慢慢翻看。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