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百货大楼夜景。
早年间,习惯早睡早起的北京人,晚上很少在外面逛,那时的商场大都早早关门。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的商场不仅关门越来越晚,还经常搞些跨夜促销活动,既满足了购物需求,又成为了休闲的好去处。
1
商店为便民延长营业时间
新中国成立之初,有不少消费者反映,国营零售商店和合作社的关门时间太早,不方便群众购物。年,读者律宗宪就给本报来信说:西四区第二零售店副食部只营业到晚上6点,职工下班时零售店已关门了。(年6月3日《北京日报》2版,《适当调整营业时间便利消费者买货》)
年6月3日,《北京日报》2版
年底,王府井百货大楼率先决定延长营业时间。(年11月12日《北京日报》2版,《百货大楼今天起延长营业时间》)
年11月17日,《北京日报》2版
此前,百货大楼上午10点才开门,晚上8点就停止营业了。年11月12日起,商店星期一到星期五开门时间提早到上午9点,关门时间推迟到晚上9点半,周六周日的营业时间更长,星期六晚上10点半才关门。
年11月13日,是百货大楼延长营业时间后的第一个星期天。当天,百货大楼的销货额创下了开业以来的最高纪录。晚上9点半,当街上已经在行驶着末班车的时候,百货大楼才送走了最后一批顾客。(年11月17日《北京日报》2版,《百货大楼延长营业时间后的第一个星期天》)
到年3月底,已有个商家延长了营业时间,平均每家店延长近两小时,最多的延长5个多小时。(年3月23日《北京日报》1版,《延长营业时间大大便利顾客》)
当年9月,市人民委员会行*会议进一步作出决定,设在本市城区和新建地区的国营零售商店,每天延长一小时到两小时的营业时间。(年9月22日《北京日报》1版,《延长零售商店的营业时间》)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复苏,市民的购物需求不断增长,也对商业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年北京市*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增加商业、服务业网点,延长营业时间,改进服务方式”。当年,前门、崇文门两条大街的商业网点普遍试行延长营业时间。第二年夏天,四个城区有个商业、服务业网点陆续延长了营业时间。(年6月12日《北京日报》1版,《多个商业网点延长营业时间》)
2
夜市场曾遇冷
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一些区域的商家组织起来,抱团延长营业时间,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方便群众下班后买东西,而是着重打造晚间购物休闲的区域氛围。
年,大栅栏将营业时间延至晚上9点甚至晚上10点,在当时成为北京的“一景”。但坚持不到半年,天气渐冷,客流渐少,商户们便纷纷提前打烊了。有商业人士分析说,“北京人普遍有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改变。”
当时,王府井的商店也曾成规模地延长过营业时间,但没过多久就不了了之。原因是经济效益不好。在王府井一家钟表店工作过的人员后来回忆说,店里虽然也“亮”起来了,但只是在橱窗中多装了两只管灯,店门照常关闭。
年3月起实施的“大小礼拜”制度成为催生晚间休闲市场的一次好契机。群众闲暇时间多了,逛商场的人自然也就多了。京城大多数商店“大礼拜”的销售额比平时增长30%以上。
年初夏,东城区决定,崇文门至雍和宫沿街商店延长营业时间至晚上10点,让整条“银街”亮起来。每天晚上9点过后,当其他商店纷纷打烊关门之际,“银街”却依然灯火通明,人流不断。
“平时晚上干干家务看看电视,很少出门,再说有些娱乐场所咱也消费不起。”一位顾客说,“这回银街亮了,为我们工薪阶层提供了一个休闲购物的好去处。”游人和出差的人也享受到了便利。他们白天旅游或办公,晚上在银街还能逛街购物。
对于商家来说,销售情况有苦有乐。东单一家照相器材商店的售货员说,每晚就卖出几盒胶卷,连电钱都不够。北新桥一家服装店的经营者也说,晚上9点过后顾客稀少,售货员干耗着都十分疲惫。也有效益好的,东单药店晚上最高销售额达多元,职工可以按销售利润拿提成,店里合适、职工也乐意。国营居德林饭庄晚上大卖小吃,销售额是以前的10倍,每天都干到凌晨2点左右。
很多商户表示看好晚间市场,不只盯着一时效益的好坏。一些银街附近的商店也想要抱团造声势,主动加入了进来。晚间营业的商店很快增至近家,大大超过区*府要求家的低限。(年6月6日《北京日报》2版,《银街,愿你“亮”下去》)
年6月6日,《北京日报》2版
3
夜间休闲购物气候渐成
经过几次尝试,人们逐渐接受了夜市场这种形式。年“十一”假期,赛特购物中心率先在京城开设夜卖场,起因是其工作人员在韩国考察时,发现当地有些商场彻夜营业,到凌晨5点仍然顾客盈门,于是萌生了在北京“试一把”的想法,想不到“十一”当天夜场销售突破了万元。
世纪相交之际,北京真正开启了夜间消费的大幕。
年12月31日的迎接新千年之夜,北京一些商厦延至第二天凌晨2点、3点甚至5点才打烊。京城消费者的热情着实让经营者们吃了一惊。在没有任何打折降价的情况下,赛特的夜场仍吸引了众多顾客,销售额翻番;大栅栏老字号商户们销售额总体上升近16%;西单商场、翠微、贵友等众多商场也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年跨年夜,京城主要商业街人潮涌动,气氛热烈。高建斌/摄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在北京开办夜场“有戏唱”。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像南方一些城市一样开始重视夜生活了。而夜间消费市场正迎合了大家对晚间休闲场所的需求。
商委很快召集各大商场评点节日夜卖场的得失,着眼于进一步启动夜市场,并决定在一些重大节假日期间,从重要商圈内选择一批商场适当延长营业时间,开发京城夜间消费市场。(年1月8日《北京日报》6版,《京城“夜市场”有戏没戏》)
年1月8日,《北京日报》6版
年“五一”假期,京城大商场再次集体开夜场。
百货大楼每天的销售额都接近万元。赛特购物中心周边晚上10点后还在堵车,第二天凌晨5点,余兴未尽的顾客才依依不舍地在送客广播声中离开。虽然很多商家都延长了晚间营业时间,可前来购物的人们还是迟迟不肯离去,有的甚至扒着门缝往里看,还想进去逛一圈。这倒给商家来了个措手不及,节日期间折扣力度并不大的蓝岛大厦“五一”当天销售额达到万元,大厦只得紧急开会,把计划开到5月2日的夜卖场延期到5月6日,贵友、百盛、西单商场、中友百货也都在延长营业时间的基础上又推迟了关门时间。(年5月4日《北京日报》1版,《假日经济 春天启动》)
年5月4日,《北京日报》1版
自此开始,京城全面启动了晚间休闲消费市场,70多家商业网点在每个周末都适当地延长营业时间,并开辟夜场。一连几个节假日晚间消费市场都异常火爆,百姓得到了休闲,商家也尝到了甜头。(年7月18日《北京日报》14版,《京城消夏好轻松》)
4
“60小时不打烊”背后的启示
商场夜场模式此后一直延续,并在年迎来了一个高峰,这一年新世界商场推出了“60小时不打烊”的活动。
刚看到广告时,所有人心里都打了个问号,半夜三更会有多少消费者捧场?然而,北京人的消费热情让商家自己也感到吃惊,三天两夜商家销售额约1亿元,客流约万人次。连续60小时营业,不仅在北京的商场中,就是在全国也是“前所未有”,销售额、客流量均破纪录。(年9月13日《北京日报》5版,《新世界“60小时不打烊”卖出1个亿》)
年9月13日,《北京日报》5版
第二年,“60小时不打烊”活动继续,且返券力度升级。午夜时分,商场内的人摩肩接踵,结账排队至少要40分钟。
这样的“爆棚”场景也激励了其他商家。
年的“十一”假期,各大商场纷纷推迟闭店时间、搞夜间促销,在京城的东、西、南、北形成了8条通宵达旦的“不夜街”。庄胜崇光百货商场“十一”期间实施自然闭店,银座百货推出零点抢购活动,大中电器推出“36小时不打烊”。(年10月7日《北京日报》1版,《东西南北“不夜街”》)
年11月新世界百货崇文门店举办“60小时不打烊”促销活动,吸引顾客购物。罗伟/摄
“购物要等4个1?对不起!我们已经等不及了。”年11月初,新世界百货将“60小时不打烊”的活动提前了半个多月,期望和电商的“双十一”一较高下,“夺回”消费者。“事实证明,在折扣一样时,消费者更喜欢能自己试穿、直接购买的形式。边吃、边逛、边购物、边游戏的体验也是网购提供不了的。”新世界相关负责人说。(年11月4日《北京日报》10版,《传统商业不愿沦为电商“试衣间”》)
不过,“不打烊”活动也被诟病,例如夜里排队时间太长,为了花光返券消费者彻夜不眠地奔波,周边交通不畅等。
年年底,多条商业街抓住商机,延长营业时间,全力促销,吸引了很多市民观光和消费。庞铮铮/摄
北京的商场关门越来越晚,背后折射的是北京市民生活水平的急速提高,以及北京这座城市巨大的夜间消费潜力。不过,发展北京的夜市场,光有市民的购物热情还不够,还需要商家精心组织,周边交通运营、餐饮娱乐等多种保障,这样才能让北京的夜市场真正亮起来。
来源:北京日报
本版文字:侯莎莎制图:焦剑
历史资料:京报集团图文数据库
流程编辑:王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