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厂中的尖子生,却也被“闲置”
新联地带前身为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曾是医疗器械先进生产企业代表。医疗器械产业仍是重要新兴产业,但为什么建筑会被遗留下来整改?我们查到,原来企业在收并购过程中,生产基地转移到了租金更低、更为聚集发展地带,建筑因此空置。一般情况下,存量项目可由持有方自行开发,或者通过租赁方式引入第三方由其代为整改与运营。项目的重开发于年提上日程,由新工联旗下地产公司主导进行,而建筑背后的注册公司也在年变更经营范围为房屋租赁。▲图:曾经的医疗器械厂(图片来源于三益中国)▲图: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变更公司经营范围原先的厂房为长条形建筑,体型简单,建筑结构结实,空间宽敞,在改造上可塑性强。将其空间进行小面积段分割,尤为适合作为办公及商业空间等。同时,在经济因素考量下及地块用途性质限制下,改建显然比重建更为经济实惠,因此老厂房改建多为建筑外观添彩及根据功能将内部空间重新划分。从外立面来看,原先朴素的混凝土墙体换成了红砖玻璃墙,加以标志性金属门框,对外有了正式的展示门面。沿街底层空间对外开放,斜街街区。建筑的重新改造让园区颇具艺术感,原先工业厂房形象一去不复返。此外,内部建筑间运用了天桥(连廊)设计,增加不同楼栋间的联系,自然增加建筑外的公共休息空间,凸显现代建筑风格及提升建筑功能。▲图:项目改造前(左)后(右)▲图:内部天桥设计2.多业态产业园面临劲敌难突围
内容层面上,杨浦区的土地规划文件中提出,鼓励滨江现状工业用地转型,合理引导其向公共服务设施、公园绿地、商业办公、研发产业和科研设计用地转化。在符合规划下,项目4栋建筑最终以产业园形式重新面世,1#楼栋单独规划作为租赁公寓,其余楼栋主要以办公功能为主,底层配备商业或设施空间。楼层功能及收费情况具体分布如下:▲图:根据新联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