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陪我慢慢长大」
叶子,除了欣赏、用来装饰,还有很多其它的用途。可以说,叶子具有非凡的本领。叶子在人类历史、文化、生活中的存在,你又了解多少呢?
可以吃的叶子如果让你来说一说,哪些叶子是可以吃的,你可以罗列出多少名称来?在狩猎采集时代,人类就会采集野生的蔬菜叶子食用,后来大约在公元前一万年到七千年时,开始了农业耕作,全世界的许多地区也开始种植蔬菜。民间谚语有云:“百菜唯有白菜好”。白菜作为蔬菜的一种,在我的记忆里,冬天吃的最多的就是白菜,在白茫茫一片雪地里,白菜是为数不多可以存活的蔬菜之一。冬天围在餐桌旁,吃上一碗热腾腾的白菜叶子,爽口解腻,回味无穷。葵菜(又称冬葵)叶口感极佳,曾经在年的时间里坐稳我国蔬菜王者之位,白菜的出现要比葵菜晚,后来由于气候的巨变,北方农民纷纷选择耐寒的白菜,白菜也就成了百菜之王。知识小百科:沙拉,salad,源于拉丁文中的sal,与盐有关。新鲜的蔬菜,简单地撒上一点盐或油醋汁,是古罗马人的食谱。在沙拉菜中居于主流地位的是生菜(lettuce),地中海沿岸是沙拉最早的发源地,大部分品种都原产于此地。在17世纪的英格兰,社会学者与园艺专家JohnEvelyn希望用沙拉来改变社会,写了《Acetaria:ADiscourseofSallets》,被认为是第一本沙拉专著。活动:
(1)《寻找可以吃的叶子》
哪些叶子是可以吃?去超市、菜市场、街边小摊走一趟,和孩子们一起找一找,哪些菜的叶子是我们常吃的,你喜欢吃什么样的叶子菜?比如菠菜、莴笋叶、番薯叶、苏子叶、白菜叶等等。
(2)《蔬菜沙拉》
材料准备:沙拉酱、生菜、香草
使用蔬菜来做沙拉,小朋友一起尝一尝自制的沙拉。
(3)《水墨画-大白菜》
准备国画颜料、宣纸、毛笔,让小朋友边观察边画出大白菜。
可以作香料的叶子菜肴中我们常常需要香料来做调味剂。叶子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选择,比如紫苏、罗勒、欧芹、柠檬草、鼠尾草、月桂叶、迷迭香、小茴香。小时候外婆在屋前屋后都种了一些紫苏,炒菜的时候摘上一把,香味浓郁。多余的紫苏叶和辣椒等一起,放在坛子里,可以留着备用。除了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吃货的需求外,紫苏的茎叶还有多种用途。它们的嫩茎叶可以用来凉拌或者做汤;老的茎叶可以用来提取紫苏油。知识小百科:紫苏叶富含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简直是一种百搭食材。如日本喜欢将紫苏作为沙拉或者搭配鱼生;东南亚一些国家则用来搭配米饭或者蘸水;在中国,紫苏则在烹调河鲜海鲜时用得更多;而在南亚的印度及尼泊尔等地,更多食用的是紫苏的种子,干燥炒熟碾碎后,加上盐等调味料,当作蘸水食用。活动:《送给妈妈的香料包》材料准备:香料、布、针线活动过程:先收集可以做香料的叶子,晒干,然后使用布将它包起来,晾干,一个香包就这样制作出来了。可以包裹食物的叶子民以食为天,从中国到东南亚,从中东到中美洲,人类无不喜欢从大自然中寻找食材,来进行味觉享受。可以用来包食物的叶子,有荷叶、芭蕉叶、玉米叶、箬竹叶(棕叶)、椰子叶,可谓种类繁多。一般来说,南方包粽子用的最多的叶子就是箬竹叶,也叫棕叶。北方苇子叶(芦苇叶),叶子新鲜,香味十足,缺点是叶子较窄,包起粽子来难度稍大。槲树的叶子,形大如荷叶。小时候我吃过外婆用槲树叶包的粑粑,至今还能回味其香味。知识小百科:以植物叶片包裹主食,是智慧的一种发明。中国喜欢包粽子、做叶子粑。印度,东南亚通常以芭蕉叶或棕榈叶裹米而食。Ketupat(马来粽)作为东南亚的传统食物,在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一带十分常见。塔马利也称玉米粽子,可甜可咸,是墨西哥餐桌上的一道风景线。葡萄叶(卷)存在于许多的美食文化中,如中东地区、巴尔干地区文化等。通常当地人会选择用新鲜的葡萄叶将装满大米、肉和其他调料的混合物包裹起来,然后煮或蒸熟,葡萄叶卷深受希腊人的青睐。活动:《包粽子》材料:竹子叶、米、绳子可以先带孩子们认识各种各样可以包食物的叶子,然后准备食材,孩子们一起来尝试包粽子。可以制作饮品的叶子最常见的是茶叶。茶文化存在于东亚文化圈、东南亚文化圈、南亚文化圈、西亚文化圈、欧美茶文化、拉丁美洲、非洲,所谓遍布全球,茶文化同时带来了器皿、餐具的进步和发展。同时还是人们平时交流、聚集时常使用的一种饮品,甚至可以成为情感枢纽。除了茶叶,还有许多可以做饮料的叶子,比如:紫苏、薄荷、班兰叶等等。知识小百科: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栽培、利用茶叶的国家。据历史资料考证,茶树起源于中国,早在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了茶的功效。中国是茶的故乡,经过漫长的历史跋涉,现在茶已经在全世界50多个国家扎下了根,茶叶已经成为风靡世界、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活动:《品茶》在品茶过程中观察茶叶的变化,品尝不同茶叶的味道。可以药用的叶子小时候家里最多的书籍就是药书,各种草药类,每次我都会拿起爸爸的草药书,一本一本地看,里面罗列了各种草药的形状、特征、功效,这大概是我对草药最初的印象。夏天,在我的记忆里,人们常使用的有艾叶。艾叶,又称艾蒿,是野菜,也是一味中药,南方人经常食用,而北方一般药用较多。除此之外,还有许许多多植物的叶子具有药用的价值。知识小百科:《百草钢木》这一本中医典籍作为中华医药文化的瑰宝,里面就列举了各种草药,并对其进行药用研究。例如荷叶,据《本草纲目》记载:荷叶服之,令人瘦劣,生发元气,裨助脾胃。荷叶除了用来观赏,还有药用价值呢。活动:《艾叶煮鸡蛋》材料:艾叶、鸡蛋步骤:准备好鸡蛋和艾叶鸡蛋和艾叶清洗干净,放进锅里煮。水开后四五分钟,关火。待稍微凉一点后把鸡蛋捞出,鸡蛋剥壳,重新放进锅里,加适量红糖继续煮十五分钟左右即可。煮好的鸡蛋凉一下就可以盛出来吃了。认识民间工艺—蒲扇蒲扇作为民间工艺,流传甚广。同时是很多人记忆中的消暑利器。其特点轻便、易保存。炎夏可以用来扇风,得一份清凉,古代也用来在煮药时,药童加大火力之用。即使在新加坡的晟松超市里,都能找到蒲扇,看来即使是在现代化的都市里,也依然有人青睐。蒲葵树在广东、福建一带比较常见,制作蒲扇的原材料是蒲葵树的叶子。挑选叶裂浅的葵树叶子割回来,晾晒干,把叶子周围多余的部分修剪掉,洗干净;然后将叶子的褶皱拉平,用重物压大约一到两周的时间,让叶子变得更平整。也可以先将叶子先烤干再压平,效果会更好,这样做出的扇子就不太会变型。最后,把叶子修剪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宽布给它缝了包边,这样,一把好看又实用的蒲扇就完成了。知识小百科:蒲扇的制作,在我国已有三千年多年的历史。作为中国应用最为普及的扇子,亦称“葵扇”,今俗称“芭蕉扇”。广东江门新会世称“葵乡”,具有千年葵艺文化。其火烙扇画古色古香,细腻精致,为一绝。活动:《制作蒲扇》如果你找不到做蒲扇的材料也不要紧,那就买几把蒲扇,给孩子们讲解一下蒲扇的制作过程,感受一下蒲扇文化的美丽。艺术家和叶子的故事叶子上的雕刻艺术—陈氏叶雕正所谓一叶一世界,一界三千叶。在河南焦作地区,陈氏叶雕一直小有名气。早在清光绪年间,陈氏叶雕第一代艺人陈嘉作和张大妮开创了陈氏叶雕。陈氏叶雕作品通常以花鸟为主。叶雕作品最直观的就是其颜色之美,由于大自然的*斧神工,夏秋季节,树叶的色彩更迷人,加上特殊的人工打磨处理,成型的叶雕色彩变化细腻,色泽古朴自然,柔和真实,具有独特的自然观赏性。国外叶雕艺术家和爱好者认为“树叶画”艺术起源于中国,带孩子们了解一下叶雕艺术的历史、发展以及艺术家,也许能激发一些艺术的灵感。知识小百科:叶雕是一门很古老的艺术,有史可查的记载,西周早期就出现了叶雕作品。叶雕应该说是早期的剪纸艺术。活动:
《叶子雕刻艺术》
收集成熟的叶子,风干,准备好刻刀。使用马克笔先画好图案,沿着图案线条慢慢用力,最好一气呵成刻下来,一幅叶雕作品就成功了。
叶子还可以怎样玩?
从以上的知识点中,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认知、兴趣爱好等特征出发,可以选择其中一些活动来进行探索,与孩子们一同去探究,和叶子有关的知识,以及叶子各种各样的用途。文字编辑:Carol图片提供:曾玉婷、Ellen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转发”和“在看”您的鼓励将带我更多分享的动力。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