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代市长的特大城市ldquo四问rd
TUhjnbcbe - 2022/1/22 14:46:00

极端气候、安全事故、新冠大流行……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风险挑战考验着国内外众多城市。而超大、特大城市因其人流物流密集、流动性大等特点,重大公共突发事件发生的承压性明显高于一般城市,同时也更易引发次生灾害。

如何在各种风险萌芽时及早拉响“警铃”?如何高效处置重大突发风险?这些已成为这类城市急需找到对策的课题。

作为长三角区域的特大城市,南京在今年七、八月份经历了一场疫情“大考”之后,倍感城市安全韧性之重要。

10月12日,南京市长国际咨询会议聚焦“构建安全韧性城市”的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应对风险与管控风险能力,探索特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路径等议题展开讨论。

会议伊始,南京市代市长夏心旻连抛“安全韧性城市四问”,让现场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南京的“特大城市之问”

南京作为特大城市,以平方公里的市域面积,承载了1.48万亿的GDP、万常住人口,具有人口分布的高集聚性、产业布局的高密集性、社会管理的高风险性等特征。

“南京城市运行领域风险源大量存在,可以用‘五多五最’来概括。”夏心旻分析,南京流动人口多、生产经营单位多、高层楼宇多、在建工地多、重大危险源多。同时,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全省最高、路网密度全省最高、长江干流岸线全省最长、地铁运营里程全省最长、地下管网全省最长。

夏心旻表示,近年来,南京虽持续化解风险存量,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城市风险源“面广量大”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为此,夏心旻提出“第一问”——如何应对特大城市的风险高发态势。

“如何以科学规划建设实现风险源头治理”,是夏心旻提出的“第二问”。他说,城市面临的很多风险隐患,很大程度上都与规划设计不合理、建设管理不到位有关。打造安全韧性城市,也应当从源头着手,从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全流程去系统考虑、统筹推进。

对此,南京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在编制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提出,合理控制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构筑有效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空间体系。

夏心旻表示,但总的来看,在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推动上还存在不少差距,城市空间布局的科学性还有待提升,公共安全基础设施与人口的匹配度尚显不足。

“所以,我们也想请教各位专家,怎样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配套和城市空间布局,对风险长期积累难以彻底改造的一些老城区,如何通过科学设计、有效修补、有机更新,不断提高安全韧性水平。”夏心旻说。

紧接着,夏心旻提出第三问,如何运用新技术构建风险动态管控机制?

夏心旻说,当前,国家层面选取18个城市进行城市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建设试点,南京也位列其中。南京想在这方面做进一步探索,把整个城市安全感知网络建起来,希望专家们针对这方面给南京出谋划策。

南京疫情后在“反思”中前行

在夏心旻看来,特大城市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种类、频率、连发性等,都大大高于一般城市,并且更容易引发次生灾害、衍生灾害甚至“灾害链”。因此,突发事件也是对城市安全韧性的重大考验。

据夏心旻介绍,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南京用27天实现本土确诊病例零增长。今年,面对禄口机场疫情考验,南京摸索出一套新打法,用24天时间基本控制住了疫情,实现病患零死亡。同时,近年来南京也多次成功应对了特大洪水、强降雨和台风袭击等突发事件。

“然而,在这些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也暴露出了平急转换、基层治理等方面的短板。”为此,夏心旻抛出最后一问,“如何高效处置重大突发事件风险”。

他希望与会专家深入探讨如何建立“平战结合、快速反应”机制,完善应急指挥体系、组织体系、动员体系,满足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实战”需要,解决重预案编制、轻预案演练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夏心旻提及的上述问题,近期颇受南京及江苏省决策层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代市长的特大城市ldquo四问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