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介绍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转型轻资产易小迪称阳光的机会来了
TUhjnbcbe - 2021/8/5 18:21:00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910787.html

利用去库存的能力、产品营销的能力,去对现在巨大的产品沉淀资产进行盘活,跟这些公司进行合作,这是阳光现在很重要的发展思路和转变。

观点地产网最近易小迪很忙,前面与毛大庆搭手做创客,后面又与李亚鹏勾肩闯丽江。赚足了眼球之后,这个一向低调的“慢郎中”却忽然宣布,阳光要转型轻资产。

就在6月15日举行的阳光与光大安石的战略合作发布会上,阳光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主席兼总裁易小迪谨慎中掩不住兴奋地表示:“阳光的机会来了!”

“在过去五、六年放慢了脚步,阳光失去了一些机会,一些朋友一直认为我们应有更快的发展,更大的扩张,更高的周转。”对于曾经的慢动作,易小迪并没有否认。

不过,在惋惜曾经失去的扩张机会之时,他称,失去上个机会却得到了未来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阳光终于上市了,正好碰到房地产的第二次机会,而不只是资本扩张带来的机会”。

6月12日,阳光发布公告称,光大安石牵头的投资财团通过新股配售入股公司,成为持股9.03%的第二大股东。借此,两家公司在各自优势的基础上,正式宣布实行轻资产合作模式。

易小迪认为,未来最大的机会不再是房地产增量的发展,而是如何盘活存量。而此次阳光的轻资产模式正是要盘活这些存量的资产。

“这个市场去库存压力和沉淀的资产比我们想象的都要大。”据易小迪的评估,一方面,这个存量是看不见的巨大资金;另一方面,这个存量是可以看得见的库存面积。

鉴于此,易小迪发现,无论是同行还是资产公司、信托公司,他们所投资的项目都面临很大的压力,如何盘活资产,如何在现有的形势下产生效益,是大家共同的难题。

这样的背景下,这位“慢郎中”认为阳光终于等来了出头之日。易小迪称,阳光的销售能力、物业增值能力和产品等核心竞争力已经成熟,此前就已经开始做出一些品牌输出的准备。

如今,他认为在大多数同行对行业悲观并过度低估的时候,阳光的优势就凸显了。“利用去库存的能力、产品营销的核心能力,去对现在巨大的产品沉淀资产进行盘活,跟这些公司进行合作,这是阳光现在很重要的一个发展思路和转变。”

用易小迪的话来说,阳光要用自己的钱是干别的事,实现少投入多增值的目的。“用阳光的投资和专业能力去参与别人的项目、去合作,支持别人的项目去开发或者实现价值”。

按照目前的计划,阳光将用光大控股等财团首批提供的50亿元资金展开轻资产投资。而当天参与发布会的光大控股和中信国安的负责人还透露,不久合作也将在各自已有的优质资产上展开,包括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项目在内。

以下是阳光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与光大安石战略合作发布会的现场采访实录:

现场提问:除了股权合作之外,光大安石这边还有50亿元的融资安排,易总怎么准备花这些钱?在具体合作项目中,光大安石是财务投资的角色,还是更复杂的角色?跟中信国安的合作能不能具体介绍一下?

易小迪:如果说拿着50亿去买地,光大安石是不会给的,因为这个风险太大。阳光不是纯粹简单的去代理项目,而是在项目发展的时候去参股、去投资。

有可能很多人会参小股来操盘,也有可能做一个后期资金接受项目,但我们不会把这个项目全部买下来。也就是说,过去50亿元可以买5个项目,现在阳光则可能会做个项目,或50个项目,这是这个资金投资很大一个变化。

第二个,阳光会选择性的投资项目,主要选择有市场潜力、符合阳光优势产品的项目,我们才会去合作,才会去购地。

另外,在合作过程中阳光也会有一个选择权,比如项目刚开始投资1亿或2亿元,当市场拓展以后,在公司认为项目很有前途之时,阳光就会在未来两年或者三年内将项目卖到50亿元以上,这个钱也许会做后期投资。当阳光有这个选择权的时候,就认为这个市场风险已经过去了。

这就是我们的合作投资模式。可能有人会问这个做法是不是欺负别人,做好了就买,做不好就不卖。但一些公司耗费大量资金买地或买项目,如果不开工,每天都产生利息,损失也是一样大的。所以这些项目很容易谈成。

还有一个,阳光跟别人不同的是,我们做增值服务。也就是说,阳光必须要知道合作公司的期望系数是多少,预期目标是多少,如果能够达成一致就进行合作,这是一个双方正向的合作,如果不能达到目标,一开始阳光就不进这个项目。

所以阳光的合作方式或花钱方式是用这个钱投到别人的项目上去,而不是买项目。阳光跟光大、中信的合作是全方位的,一方面我们希望光大买公司的股票,这个股票能够涨起来,而光大也能够分享公司未来的成长。

另一方面,阳光也希望进行项目层面的合作.这些项目包括光大和中信现有的项目,如果光大和中信认为阳光有优势,就会跟公司合作,这个也有很大的优势互补空间。

光大安石董事总经理艾渝:光大控股是光大集团在海外最大的金融投资平台,目前是光大银行的第三大股东,是光大证券的第二大股东。光大安石作为中国房地产基金排名第一的基金,累计投资已经超过60个项目,累计管理金额超过亿元的规模。

光大跟阳光的合作并不是开始于今天,双方在很早在一些项目层面就进行了合作,在合作过程中,我们发现阳光具备了高成长公司的潜质,特别看好这家公司的营销能力、服务增值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比如,优客工厂、毛大庆的WEWORK以及还有李亚鹏的文化地产等内容的加入,都是光大比较看好阳光很重要的几点,光大认为房地产到现在的下半场阶段时,反而出现了阳光的机会。

特别是在北京,大家拿到地就能够赚钱,但现在房子也越来越不好卖,项目越来越难做,这个时候有价值增长能力的公司就会有很好机会。

我们开玩笑说,阳光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地产界的京东,帮助别人去库存,帮助别人去消化,赚取更多的收益,自己的生产可能会做得更小一点。未来可能是从项目层面和资金层面,光大都会跟阳光进行全面合作。

中信国安总裁邓斌:中信国安基金是年底成立的,中信国安集团是中信集团里最大的实业子公司,从去年开始这个实业子公司向金融平台开始转型,我们也是很看好易总在地产界的增值服务方面。

中信系统有很多这样的资源,包括中信国安集团也逐步向地产和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技术在拓展,所以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跟着光大安石看了很多易总的项目。因此,未来,中信会和阳光加大合作,包括中信地产和中信证券等有增值潜力的项目,乃至于中信在很多一线城市的项目都会跟易总合作。

中信鼓励阳光回归到一线城市的开发里面来,鼓励易总把增值空间做得更大,同时把轻资产的运营模式做得更大,这也是中信基金一个很好的盈利机会。

现场提问:阳光有没有REITs这方面的考虑?刚才易总提到会投资更多项目,这些投资项目有没有选择的标准?有这么多合作伙伴,在利润上有没有什么考虑?

易小迪:REITs并不是我的长项,但是做房地产有很多商业街项目,也跟一些基金接触,我想REITs放松以后对商业街的运营和快速回款有很大的支持。现在商业项目最大的问题是,银行认为你的商业有风险,不理解商业投资其实风险更小,因此商业按揭比较少,阳光希望REITs的发展能够对这一块有支持。

在选择项目方面,第一个,阳光会选择公司有优势的项目去合作,不是公司的优势产品是不做的。一个是我们的商业街综合体,一个是以凤凰社为代表的青年白领公寓,我们希望尽量往这两个项目去靠,认为这两类产品我们在同行业中有更快的消化能力,也有更快的盈利能力。

在广州,清远有一个阳光TOWN小镇项目,也就是阳光哈雷小镇项目,这个产品的价格比同区域高,销售也是同区域的第一名。只要往主力产品靠,阳光就有能力做好。

至于盈利模式,我认为其实这不完全取决于阳光一家,而是取决于合作对象的需求。阳光当然希望项目产生升值,但如果对方要求很高而项目做不了,那我们就达不到对方的目标。但是我相信大多数公司在这个情况下,期望值早就降低了。

很多人说,把本金给我拿回来就行,或者亏一点,升值部分阳光拿大头都行。如果这样,很可能一个项目阳光只要投两、三亿元,就能够赚到八亿、十亿元,这样阳光就分到了50%、60%的收益。

很多媒体都知道,十年前阳光跟别人进行品牌连锁,但最后只弄一个东营项目,后来就不连锁了。因为当时所有土地都在升值,你想输出品牌跟别人卖,人家为什么要把蛋糕给你分一块呢,而且每个人对自己的能力都很自信。现在是反过来了,十个公司有九个公司都是过度悲观,在这种市场情况下期望值就很低。

未来,阳光也会回归到一线城市,我相信阳光青年白领,街区综合体在一线城市会卖得更好,而不仅是在柳州卖得好。问题是,以前公司没那个钱,胆子也小,即便知道一线城市这么暴涨,我们仍坚持很谨慎的投资策略,这就失去了很多机会。但是未来这个机会恰恰来了,阳光会去一线城市进行拓展,公司的前景会非常广阔。

现场提问:阳光将来要做线上的销售平台,要发展一些跟社区金融,服务平台相关的一些新兴产业,这是否意味着阳光未来要转行?第二个,新兴产业在阳光未来的业务中会占多大比例?

易小迪:阳光的策略是转型不转行,离开公司的优势竞争力,光大和中信都不会跟阳光合作,所以公司肯定是在房地产这个行业里面继续发挥加强深度和能力。在产品和服务方面,公司肯定有新的内容,不断充实核心竞争力。

多年来阳光的物业管理和物业升值服务都是自己坚持培养自己的队伍。因此,从今年的结果来说,公司已经做好了这个转型的准备。

目前,阳光的人员结构方面,开发人员只有1人左右,而销售人员则达到是多人,物业服务人员更超过00人,除了阳光自己的物业之外,公司还接其他的物业服务。

也就是说,在产品价值链上,阳光一直是一个全方位服务的提供商,所以我们在物业服务、升值以及社区互联网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不能说这是公司很突出的工作,毕竟过去这方面还不是公司升级的主要方面。

我认为阳光今天最主要发挥的竞争优势是主力产品和产品营销能力,我们在营销体系上有非常稳定并且很有经验的的销售队伍,这不是一两年能够带出来的。我们相信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天这个市场上恰恰是市场最缺乏的。

现场提问:我想问邓总和艾总,在跟阳光合作之前有没有考虑跟其他的开发商合作,为什么选择中小规模的阳光?在这个合作完成之后,你们会不会考虑跟其他行业内的地产公司进行合作?

艾渝:光大安石在中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已经将近8年时间了,跟其他开发商在项目层面和资金层面都有各种各样的合作,包括远洋地产、万达,其实万达上市后的第一个轻资产转型公告里就包括和光大安石签订合作。

这次跟阳光在上市公司股权层面的合作,相对是比较少的一种合作模式,这也反映了光大对阳光的认可。从光大安石的选择上来讲,我们会选择像阳光这样有很大升值潜力的公司,而像万达、万科、绿地这些公司已经做得非常好了,上升空间会更小一些。因此,从一个私募基金的角度来讲,我们会更偏向阳光这样的公司,挖掘潜力股。

邓斌:中信国安为什么认可阳光这样一个公司呢?首先,中信国安的金融要寻找一个实业平台来对接,易总在资产运营方面的能力是中信跟光大在过去一年里面观察很多开发商以后选定的合作伙伴,此前合作柳州项目,也包括现在看的项目喜马拉雅项目等。

过去我们认为阳光是一个中型的开发商,没有过多的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型轻资产易小迪称阳光的机会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