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1名青年男性患者,该患者于入院10余天前的1次大量饮酒后逐渐出现了皮肤巩膜*染、尿*,进行性加重,并伴有乏力、厌油、食欲不振,医院化验肝功提示其转氨酶及胆红素显著升高、凝血功能减退,当地医生怀疑患者为肝衰竭,患者到医院就诊入住感染性疾病科。经过入院后检查,科室主任蔺咏梅团队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考虑发病原因为乙肝肝硬化基础上大量饮酒导致,病情发展很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脓*症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病情十分危重。
蔺咏梅立即启动感染性疾病科“人工肝小组”,主持讨论并评估患者病情,再次向家属告知病情、治疗方案及预后,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决定尽快开始人工肝支持治疗。针对该患者合并感染的现状,经讨论最终决定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半量血浆置换(PE)”的方案,该治疗模式既可清除炎症介质、胆红素等有害物质,同时又能补充凝血因子、白蛋白等有益物质,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既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又大大节省了血浆用量,在目前用血紧张的情况下,是值得开展的人工肝治疗模式。
经过医护人员精心组织、充分准备,于1月5日为该患者实施第一次人工肝治疗,治疗历时6小时,过程顺利,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后续又趁胜追击,间断为患者进行了不同模式的人工肝治疗2次,配合药物治疗,该患者临床症状及化验指标持续改善,总体病情明显好转,目前已好转出院,回归家庭生活。
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温馨提示:
肝脏具有合成、分泌、代谢、解*等功能,肝病患者肝细胞坏死导致肝脏解*和合成功能障碍,*性物质堆积进一步加重了对肝细胞的损害,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肝脏进行性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病死率较高。血浆置换(PE)能有效清除胆红素,且能改善凝血功能,提高ALB水平,但PE清除*素的同时还会造成一些营养物质如促肝细胞再生物质的丢失,且大量血浆的使用,过敏的风险相应增加。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PMAS)是将特异性胆红素吸附柱与树脂吸附柱联合,可在改善*疸症状的同时清除炎症因子内*素等有害物质,同时节约了血浆资源,减少单纯血浆置换的反跳现象,但存在治疗后凝血因子及白蛋白丢失的缺点,故两者联合应用的人工肝模式可互相弥补不足,效果更佳。
因缺乏特效药物的治疗,肝衰竭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的难题,人工肝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随着人工肝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肝衰竭的临床治愈及好转率已大大提高,感染性疾病科也会一直在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为更多肝病患者的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本文作者:皇甫彤
来源:三二〇一医院宣传科
编辑:申奇
审核:张伟
更多相关资讯,请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