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40,第三次职业转型,中年危机还是乘风
TUhjnbcbe - 2021/4/24 20:45:00
北京中科医院在哪里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07/4620139.html

最近,朋友们关心,“黎明工作室最近做怎么样了?”接下来,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包括不惑之年为何要职场转型,为何在保险行业做到前1%的绩优(MDRT,百万圆桌会员),又会转身离开。

理工男,入职世界强,职场十二年

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通过人才引进,带着“管理培训生”光环入职上海贝尔。

单位是世界五百强,合资公司,通讯行业飞速发展,但在HW和ZTE的竞争中,却是努力求生存的状态。

单位不容易,个人肯定也不轻松。我的派驻地在郑州,连续几任领导都很专业和敬业,销售和售后的工作配合默契,业绩规模从全国“三难”做到了全国“前三”。

就在这个准备庆祝的节点,公司再一次迎来了全球的合并,准确的说是被收购,很多同事再次就业,对我而言,出于孩子教育考虑,一直在想找个机会回沪。于是,年,我裸辞了,举家搬迁回沪生活。

真心感谢诺基亚上海贝尔,感谢那些年一起奋斗过的,帮助过我的所有领导和同事,大家都是性情中人,工作效率很高,相处愉快。特别感谢在我考虑转身时侯总推荐的机会,离开时记平总的挽留。还有在郑州的朋友和客户,这里就不一一感谢了,感恩有你们的照顾和陪伴,人生有几个青春十年?写到这里,满满都是幸福的回忆。

转身适应上海的四年,中年危机后再转型

17年初回上海,谈了几家公司,有点意向的基本都会要求驻外,立刻认清了35岁+后求职的尴尬真相,但是总归要工作呀,就去了一个民营上市公司,长期驻外,总不是长久之计,18年底,我就再次辞职了。

19年春节后,白天一睁眼,是一整天的自由时间。才40岁,朋友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家人上班,孩子上学后,自己阳台看看书,突然就感觉很孤独,心态真是有点慌。

正巧有个未曾见过面的前同事在大都会,主动打电话来邀请入职。我很珍惜这个职业机会,也热爱这份工作,每天睁开眼就不间断努力学习、辛苦赶路、面谈实践,同时还要面对各种不理解,入职第六个月,就获得行业的MDRT荣誉,成为公司的菁英会员。当区部总监邀请我在晨会上分享心得,我的核心思想,其实很平淡,就两个字---努力。

关于MDRT,可以参考下面这篇文章罗胖谈IDA和MDRT。

年就这样充实地过去了,非常感谢大都会,让我去近距离观察,最终进入这个行业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也非常感谢自己的坚持和努力,这点是我能在这个行业立足的关键。

我总觉得,人生就是一场带着任务的旅行,难免遇到一些困难,这个时候,不要寄希望于任何人,老老实实坚持下去,就会有新的转机。坚持,才会看淡眼前的困难,其实,苦也没多苦。坚持,才会得意之时能有所敬畏,甜也没那么甜。

我觉得最大的成功就是深交了一批信任我、支持我的客户,也包括之前不认识的朋友,帮助他们建立了合理保障。

年,开年就遇到了疫情,有了很多的空闲时间,于是就专研金融、法律甚至医学知识,线上面试和培训,总之做了很多尝试,但之后发现有一些问题很难解决,列举三条:

1、产品不匹配客户需求。总不可能一家公司所有产品都好。有些关键产品缺失,举个简单例子,个人客户无法投保高端医疗险,也没有防癌险、牙科险。产品是客户受益的基础,我希望有更丰富的产品线可推荐给客户。

2、客户有体况,单家公司核保结果不利,导致客户没得选。每家保险公司都有自己的核保策略,这些核保策略虽然大体趋同,但实操中会有微差异化。

客户身体存在小异常的情况下,有时买不了这家的产品,但是却很可能在其他家投保成功。告知与核保对医疗险和重疾险非常重要,我希望能帮助客户有更多可选择的保司,更放心的完成投保。

3、封闭的培训体系和价值观念,导致认识片面的问题。保险公司强调让代理人简单相信听话照做,这点对于有助于专注执行。但当公司利益和客户利益存在冲突时,代理人的观点往往容易片面解读,很难真正利益客户。

举个例子,有些保险公司往往会片面强调“大公司”合同利益可靠。而通过不断学习交流,我认识到,“小公司”的现金价值写入合同是很稳妥的。

有不少从事律师职业的客户,就买了上千万的“小公司”现金价值写入合同的产品。作为法律从业者,他难道不清楚里面的得失嘛?

说缺点绝不是简单否定,大都会的优点也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定制方案、基础保障优先,甚至规定必须同客户讨论身故风险话题,这几点在市场上做的很出色,显著提升客户寿险意识。

挑战未来,我选择初心和坚持来实现自我价值

但是对于我个人,过认真的思考,沿着大都会的职业规划继续下去,以上三个问题仍无法解决,且并不能发挥我的强项。这才是尊重大都会,但仍要离开的真正原因。

我的愿景,是打造专业化的“黎明工作室”,建立起一支真正适合时代需求的精英团队,善良公正,客观中立,高效共赢。

在展业过程中遇到过个别朋友的不理解,让我看到了,即使一直在精进、专业,但是当主动去谈保险,个别客户会有一种被推销的感觉。

那么,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跳出销售与被销售,能让我用更为中立、客观的方式去交流,让双方都会舒服一些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想从侧重咨询的独立经纪人做起。

我合作依托的经纪公司和我的经纪人身份

那么,什么是经纪人?能带给客户什么价值呢?根据《保险法》第条权威解释,保险经纪人是基于投保人的利益,为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中介服务,并依法收取佣金的机构。在经济发达国家,保险经纪人在保险市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看图说话。

站在客户角度出发,为客户省时、省力、省心、客观中立提供方案和产品,就是经纪人的价值。有些经纪公司甚至会在同类型产品中佣金做一个平衡,就是为了确保经纪人可以纯粹为了客户需求和利益去推荐产品。

为什么很多从保险公司出来的代理人转型选择了经纪公司,而鲜见经纪人转型到代理人?经纪人模式的先进性,就是行业才单向流动的答案。

关于我所在团队,这是一个保险圈子的缩影

团队群里,存在着一批来自各大保险公司的人,甚至还有来自其它经纪公司的人在学习讨论。在这个群里,我发现帮身边的人争取保险理赔(哪怕不是自己的客户,甚至素不相识)是一个传统,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眼见为实,我直接上群里日常讨论图吧。

团队人才济济,有前职医生、律师、中华遗嘱库财富传承师、前职保险公司内勤等实操经验丰富的同事,足以提供专业支持,向外界输出。培训群每周至少一期,还对接外部培训,内容干货。已经有帮助客户因为某疾病国际标准定义不同促成保险公司改变理赔结论的案例,此案例在行业内小有名气,甚至外部同行从业者和慕名前来付费咨询的保险客户。

这次选择平台,我认真考察了业界很多家经纪公司,提前了解各家专业程度,最终选择了明亚。关于平台选择,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告诉我,我可以专门写一篇文章。

关于黎明工作室,是我的第三次转型

既然想做偏重咨询的工作室,我的优势在哪里?除了专业的保险规划、标准投保和客户服务之外,我可以从家庭整体资产配置和风险规划的角度,量身定制,帮客户早日通向财务自由或财富自由之路。

因为一直对于投资、法律、房产非常感兴趣,先后通过了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基金从业资格考试,自学了一年法律知识。作为钢铁直男,想到就会去实践是我的特点,我熟悉房产选筹、谈判、签约、交易、贷款一系列全套流程技术,有空就喜欢到处看房,足迹遍布上海每个片区,陆续帮助身边十几位朋友买到了心仪的房子。同时,我对于郑州和重庆的楼市也很熟悉。

利用自己过往房产领域的积累,可以帮助客户安全顺畅地完成房产选筹和交易。而自己在金融的积累,可以帮助客户做好退休规划。“调控市场下房产需求”和“老龄化社会养老需求”是两种家庭刚需,我能同时融合提供这两种服务,并且能从多行业角度来给出建议,而这恰恰是我能带给别人的独特价值。于是,我选择了成立“黎明工作室”。

目前可以提供的标准化产品如下:

1、保险咨询服务。最应该

1
查看完整版本: 40,第三次职业转型,中年危机还是乘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