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供稿自上海空间规划
引
言
近期,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杂志社联合举办题为《从“蓝图”到实践——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创新升级》(点击标题,了解概况)的研讨活动,通过分析国土空间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可持续生态发展的优秀案例,探讨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线上学术交流活动得到了来自全国7大区域、16家省市规划院的积极参与。相关文章将在接下来的1个月内陆续发布,本文为该系列第8篇内容。
研讨活动参与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资料提供来源)
一、项目背景
在城市管理日益精细化的今天,传统规划方法往往难以准确把握城市的运行规律,存在“见物不见人”和“见空间不见网络”等瓶颈,对城市个体活动以及运行支撑环境缺乏认知。
▲广州CBD小蛮腰
大数据研究应用逐渐成为新时代创新规划理念方法的重要手段,在认知现状、预测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开展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技术支撑。
二、项目主要内容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路径,整合多源异构数据,开展从“区域—节点”的全方位全尺度对人的感知,以“无形”的数据认知“有形”的城市,挖掘城市运行规律,模拟城市发展方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区域层面-广州与其他城市不同交通方式
不同时段人流联系
在区域尺度上,运用城市之间的投资流、人流、交通流等大尺度空间交互数据,分析广州与省内、省外城市的经济社会联系,为广州的城市功能定位、发展目标提供支撑。
▲城市层面-广州市域功能区出行特征
在城市尺度上,通过互联网POI、手机信令等数据,分析广州的空间结构,产业布局,职住规律,交通路网,为广州优化发展方向,调整空间布局提供参考。
▲节点层面-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等时圈分析
和人流分析图
在节点尺度上,通过手机信令、公交刷卡等数据,分析重大交通枢纽、大型公服设施的服务水平,为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增加居民的获得感提供方向。
三、项目创新点
一是以人为本,创新全时间、全域精细化研究城市活动的方法。项目采用持续一个月、多个时间段的三大通信运营商数据,并通过腾讯位置数据、公交IC卡数据、共享单车骑行轨迹等多源数据进行校核,解析不同时空条件下居民的通勤、生活、游憩等行为特征,勾勒出城市画像,助力“以人为本”的新时代规划设计理念。
二是以流分析揭示城市经济社会联系,探究城镇化发展规律。项目通过投资流、人流、交通流的双向分析,揭示了广州在城镇网络体系中,呈现出强烈的人才和资金吸引力,与深圳一同辐射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和相邻省份发展,影响力远至长江中上游一带,国家中心城市作用不断彰显。
▲广州珠江新城商务区
三是创建多源数据长效采集和更新制度,汇聚战略性大数据资源。项目共采集了近5T的数据,包括3大运营商的近万亿条手机信令数据、近万条互联网POI数据、近30门类的行业投资数据和陆海空多种交通出行流量数据。配套建立数据更新共享机制,实现多源数据的标准化入库,推动数据资源的自然增长和持续增值。
四是搭建软硬件资源、数据资源、服务平台、业务应用于一体的共享协作云平台。集成了4套数据采集基础网格,数据颗粒度从宏观的全国个城市单元到微观的全市个*米网格单元,历年数据实现回溯对比分析,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智能分析、实时展示。
更多项目内容请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