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学术导师见面会
为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塑造专业学生科学求真的精神与品质,经济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致力于延续年开始推行的本科生学术导师制,于年9月30日下午1点,在经济管理学院B举行了人力管理资源专业学术导师见面会。本次见面会由王智宁老师主持,与会的有组织与行为科学系系主任芦慧老师、各学术导师以及19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
见面会伊始,王智宁老师简单介绍了见面会的流程,接着依次介绍了参会的各位学术导师,分别是:芦慧老师,付金会老师,于海淼老师,张大鹏老师,龚荒老师,芈凌云老师,许红华老师,刁贝娣老师,刘蓓老师,戴西超老师以及李宗波老师。
参会老师介绍完毕之后,由芦慧老师开场致辞,芦慧老师首先对各位学术导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了欢迎,然后对学术导师制的意义进行了阐释,芦慧老师指出同学们应该主动和自己的导师沟通和接触,导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双向的,最后对同学们提出了期望,祝愿同学们在毕业的时候都达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
见面会的第三个环节是各学术导师致辞,付金会老师指出同学们应先确保掌握最核心的基础课程,在保证基础的前提下,期望大家在学术导师制的培养下,能获得更大的成长。
于海淼老师提到在大学的求学之路上总会有很多岔路口,学术导师制的意义就在于在老师和同学们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建立双向的沟通不仅在同学们的能力提升方面会有正向的影响,还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同学们在人生的岔路口选择正确的方向。
张大鹏老师提出了四步法,四步即寻找依据、寻找解决的方法、方法的应用、得到结论,他说到学术研究并不是单纯的写论文或发文字,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地学习的过程。
龚荒老师提到了学术导师制所能培养的能力在就业方面的作用,同时还为同学们系统地回答了“如何提高”的问题。
芈凌云老师提出了“三有”,即“有目标,有计划,有行动”,只有培养自己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才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许红华老师简短地表达了学术导师制的内涵在于“教学相长,彼此成就辉煌”。
刁贝娣老师、刘蓓老师、戴西超老师都提到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要将格局放大,目光放长远,用四年的时间为自己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最后,李宗波老师和王智宁老师也都强调了主动和兴趣的重要性,由兴趣产生才是主动性的最佳来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各位学术导师致辞完毕之后,王智宁老师宣读了学术导师双选分组名单,并鼓励同学们积极主动地与自己的导师接触互动,从中得到收获与提升。
随着宣读环节的结束,此次见面会也接近了尾声,各位同学都积极主动地与自己学术导师进行了交流与沟通,相信大家也对学术研究有了进一步更深的了解。
文字编辑:栗连霞
图片来源:岳亮、韩鹏涛、武佳
责任编辑:张皖龙
责任审核:芦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