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谭建明新华街家综志愿服务队副队长
致力于关爱帮扶弱势群体,开展专业个案40多个,活动多场次,孵化和培育志愿服务队,开展幸福社区行、“壹家义”社区关爱妇女行动、社区长者关爱行动、单亲亲子活动、“学习好easy”辅导服务、志愿表彰、社区探访、团建等多个品牌服务。定时组织志愿骨干会议,听取建议和想法,共同策划符合需求的服务,现今登记在册多人。积极推行“社工+志愿者”模式,培养团队骨干,开展培训课程提升服务技能,健全服务体系,在帮老、助残、辅助青少年、社区服务、服务宣传等领域,推进各类型的常态化社区服务项目。
2
蔡颖冰广东培正学院法学系
志愿实践部负责人
广东培正学院法学系中小学校园普法志愿者,积极发展志愿队伍,将原20人团队发展成70人,积极鼓励带领更多的在校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活动。依托“抗战胜利70周年,民族复兴铭于心”、“一学期一主题”团日活动,在韶关关爱抗战老兵志愿团队的帮助下,组织团支部同学们慰问韶关抗战老兵,将志愿服务普及到更多对象,将志愿精神传递给更多的青年。
3
邓丽玲汽车城团委团干热心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作为网络文明志愿者和城市服务志愿者,年度志愿服务时长达80小时。积极参与无偿献血活动,以实际行动助力社会公益事业。参与汽车城绿化植树活动,为园区披绿奉献自己的力量。在交通文明志愿服务中,倡导形成良好交通环境。热心参与网络文明传播,助力营造良好宣传阵地。
4
方丽金广东省技师学院奉献部部长年,利用课余时间为新雅家综提供大型活动协助、义演、探访、儿童课业辅导等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达54小时,经过一系列的服务投入及思考,感受到志愿服务对个人的成长有极大帮助。协助新雅家综开展羊城文化大篷车活动,体验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收获不仅仅是经验,更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
5
袁锦林广东省高级技工学校
(广州校区)部长
协助新雅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志愿服务,参加邝家庄活动中心的儿童辅导活动,主要为儿童青少年提供课业辅导及游戏互动、手工制作、变废为宝、大篷车活动等;参加花都区新世纪广场的血站徒步宣传献血活动;参加花都区新雅街雅瑶市场的清洁保卫活动;参加花都区新雅街旧村的下乡活动;参加花都区新雅街工疗站串珠活动等。
6
张洁茵广东省技师学院
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
曾参与敬老院探访服务,给敬老院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逗老人开心、给老人剪剪指甲等;曾参与来又来广场无偿献血服务;曾参与雅瑶镇雅瑶市场内和雅瑶里村居娱乐活动场地清洁工作;曾参与中秋节爱心探访贫困人家活动;曾参与手语表演、工疗站宣传等活动;曾参加“邻里同乐梦圆南粤”文化大篷车社区行暨第五届广州十大和谐小区示范活动并担任主持;此外还多次参加校内志愿服务。
7
张关华花都区职业技术学校团委“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他不但积极协助班主任完成班级管理工作,而且在学习和生活上主动帮助同学,特别是他的同桌存在肢体残疾,他主动承担起扶助同桌上下楼的任务,一扶就是一年多,已经成为习惯。另外,他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同桌辅导功课。生活上,由于饭堂离课室较远,他经常提出要帮同桌打饭。在班上倡导“一方有难,众人相帮”的氛围,得到学校老师同学的一致好评。
8
卢嘉静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学生志愿者服务中心副主任
连续两年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肇庆市怀集县怀集二中开展暑期“三下乡”支教、宣传、文化活动、探访以及调研等五个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带领学校志愿者团队参加第六届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并成功入围“绿色创意环保项目”;参与花都区首届志愿项目大赛的“志愿一条街”和“骄阳似我”青少年安全知识系列讲座荣获重点培育项目;学校也作为省内唯一一所受邀高校参与广东省“阳光助残”嘉年华活动。仅年9月至12月,她组织策划了38场志愿活动,发动志愿者人次,受众达人次。
9
叶晨然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管理学院团委
青年志愿者服务部部长
作为管理学院志愿服务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大一、大二期间在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服务部担任干事及部长,两年内组织参与志愿活动50余次,主要为弱势群体关爱行动、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志愿服务便民活动、校园志愿活动等主题,累计志愿时长小时。编制一万多字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章程》、《星级志愿者评定细则》等文件,为支撑志愿事业走得更远、发展更好做出贡献。
10
陈俊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e家天使志愿者团队志愿者
大一时,建立了通过计算机专业起家的志愿服务团队——e家天使志愿者团队。共同策划为社区老年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