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开始创业的人
脑袋里总是有很多闪光的梦想
但是真正开始创业了
品牌的生存需要你保持理性的头脑
他倒是从一开始就很理性
在他的眼里做品牌就像开家社区馄饨店
有邻里的温度
有熟悉的老客人
以及长长久久的存在着
??
创造家
DIMAKER创始人孙志华
他正在创造...
扎根又舒服的集成店
1
你对人文的理解来自哪里?
孙志华是从一家馄饨店里学到的
主打人文理念的精品店、集成店、概念店现在遍地开花。我们大概都已经习惯人文就应该像K11的高端,诚品、MUJI的文艺,或特立独行如北欧的极简性冷淡风格。这些店通常很美,美得不食人间烟火,有些人则觉得不接地气。
DIMAKER的创始人孙志华也开了一家主打人文理念的集成店,当被问起什么是人文的时候,他却自顾自讲起这样一个故事。
“在宝山一条很小的一车道的马路上,有一家很小的馄饨店。旁边的店开开关关,这家却开了15年。我和朋友都去尝过,说实话,味道就像一般的馄饨店,没有什么特别。不过有两件事对我触动很深,店里人说有一个老人,会天天过来吃馄饨,风雨无阻。还有一次,遇到一个初中生,带朋友来吃馄饨,跟朋友介绍说,这是我从小吃到大的馄饨店。”
就像馄饨店,他心中的DIMAKER最合适的形容词是“扎根”和“舒服”。植入到整个社区中,融入周边的文化,也给周边带去自己的新理念。他的目标从不是销售额有多大,而是能留住多少客户,让多少人满意。
DIMAKER第一家店今年5月份在太仓开业,身处在紧邻运河,环境优美的别墅区一角,这家店的出现,提升了原本街道的温度。原来邻居两家关门的餐饮店都重新开业;原来周边根本没有停车场,现在高峰的时候车满为患,还需要设立栅栏。
2
为什么会开DIMAKER?
孙志华所有事情其实都是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孙志华07年毕业就开始创业了。之前实习的时候呆过5家创业公司,看过很多起起落落的他,没有太多不切实际的理想,跟同学一起决定要创业之后,就开始一步步踏实地往前走。他说所有事情其实都是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
创业创什么?自己会什么?哪些行业还有发展空间?认真考虑之后,设计专业出身的孙志华于是决定开一家商业动漫设计公司,当时是上海第一家,国内第二家。不过动漫行业发展一直不是太好,那动漫设计之外还有哪些发展空间?于是又开始转做动漫设计周边产品。
9年的创业经历,让孙志华积累了很多产品渠道总代理的资源,供应链优势让DIMAKER里产品不仅是质量最好的,还是价格最低的。
可是他说,“我不是因为有什么样的资源,才去做什么样的事情。因为是设计专业出身,我真实的知道设计师需要这样一个平台,不光是展示,而是更接地气的去跟用户交流接触。也正好遇到太仓的这个空间,当时附近小区入住率只有50%,人流也不大,所以我要去做的就是想办法把人引过来,引过来之后再想怎么留住人,所以还增加了可以吃喝休息的咖啡馆。”
太仓店后院的超大露台紧靠运河,可以下午茶可以烧烤,晨间瑜伽、读诗会,中秋做灯笼,孙志华还别出心裁的搭了幕布,相约看电影,从活动开始,周围人开始都知道这里有个DIMAKER。有人流,有好的产品,有舒服的空间,有吃喝小憩的地方,DIMAKER就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
3
创业是为了什么?
孙志华创造价值,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做一点能让其他人变得更好的事情
缘分大概是孙志华说得最多的词。在创业之前,其实也没有想过会创业,在开店之前,也没有想过会开店。包括店里填充的内容,也并不会很细致的去做筛选,只要是好的,美的,再确保是周边商场不会卖的东西,其他就一切随缘。
“因为器物是有温度的,合适的人就能感受到。”其实生活的波澜也是如此。经过9年的起伏,“随缘”走上创业路的孙志华,开始越来越感受到创业的意义。不是为了赚钱,而为了创造价值,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做一点能让其他人变得更好的事情。
“商业最初就是物物交换,就是价值,别人没有的,有人去提供。比如我们开的DIMAKER,能给人带来什么?是不是丰富了周边的生活?进来是不是很舒服?人舒服了,其实钱也就来了。”
DIMAKER开店后,很多同行业的大佬都来考察过,也都夸赞有加。孙志华还是谦虚的说,“DIMAKER的座右铭是,格物知己。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的需求,而不同的器物可以满足,或者建立不同的需求,而DIMAKER就是这样一个媒介而已。”
“哪怕你再会游泳,在大海里拼命游,也是游不了多久的,最好的方式是慢下来融进海里,欣赏一路景色。”孙志华不着急,只想从身边开始,传播最质朴的生活美学。
.去哪里体验.
DIMAKER人文创意生活美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