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小学各项预案
预防拥挤踩踏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落实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管理,积极预防校园拥挤踩踏事故发生,以保证学生在校的身心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指挥小组成员
组长:校长
副组长:分管副校长、安全办主任、教导主任
组员:全体教师
三、拥挤踩踏事件多发地段和时间预测
1、广播操、集体晨会、大型集会和大课间时段,操场部位。
2、下课时段,门口部位。
3、体育课、信息技术课、科学课课前和下课时段,门口部位。
4、放学时段,校门口。
四、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措施
1、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和常规教育,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安全专题教育,提高学生的防患意识。
2、广播操进出场,体育老师提前进入指定地点候场,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带领学生进入操场。
3、大型集会时由大会主持统一调度,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带领学生按班级顺序进入、撤离会场。
4、教育学生不在校园内追逐、跑跳、打闹,使学生养成相互礼让、遵守秩序的良好习惯。
5、大课间活动,老师带领学生有序进入操场活动,活动完毕,有秩序地回教室。
6、体育课和到专用教室上课的老师须到任教的班级教室里接送学生。
7、如遇雾、雪恶劣天气,班主任和配班老师同时带领学生整队出校门到接送地点,直到学生放清为止;如遇下雨天,绝大部分家长到校园里来接孩子,值班老师务必提前在校门口值守。
8、及时更换教室内损坏电器,保证灯光明亮。
9、教育学生不要在在校门口及周边的摊点、商店购买零食,防止通道堵塞造成拥挤或踩踏事故。
10、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的综合治理工作。
11、每个学期都要进行一次紧急疏散演练。
五、应急处理措施
1、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及时排查拥挤踩踏事故隐患,严防和避免拥挤踩踏事故发生。
2、在出现火情等紧急情况的时候,要及时通知学校有关人员在最短时间赶赴出险的地点,同时,在场的教师和领导要注意按照应急疏散线路图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疏散学生。
3、上课期间一旦发生突发情况需要疏散转移时,所有任课老师都有责任组织好本班学生及时疏散并报告学校领导,防止损失扩大。
4、为了防止拥挤踩踏事件发生,教育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人多的时候不拥挤、不起哄、不制造紧张或恐慌气氛。
(2)尽量避免到拥挤的人群中,不得已时,尽量走在人流的边缘。
(3)发觉拥挤的人群向自己行走的方向来时,应立即避到一旁,不要慌乱,不要奔跑,避免摔倒。
(4)顺着人流走,切不可逆着人流前进,否则,很容易被人流推倒。
(5)假如陷入拥挤的人流,一定要先站稳,身体不要倾斜失去重心,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弯腰捡鞋子或系鞋带。有可能的话,可先尽快抓住坚固可靠的东西慢慢走动或停住,待人群过去后再迅速离开现场。
(6)若自己不幸被人群拥倒后,要设法靠近墙角,身体蜷成球状,双手在颈后紧扣以保护身体最脆弱的部位。
(7)在人群中走动,遇到台阶或楼梯时,尽量抓住扶手,防止摔倒。
(8)在拥挤的人群中,要时刻保持警惕,当发现有人情绪不对,或人群开始骚动时,就要大声制止,做好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准备。
(9)当发现自己前面有人突然摔倒了,要马上停下脚步,同时大声呼救,告知后面的人不要向前靠近,及时分流拥挤人流,有序疏散。
4、若发生拥挤、踩踏事件,学校领导在第一时间亲临指挥,控制局势,制止拥挤,做好人员疏导疏散工作和救护工作,并立即向医疗急救部门报告求援,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应急处置学校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火灾、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房屋倒塌、自然灾害以及战争、恐怖等),保障师生安全,减少损失,维护校园稳定,特制定本方案。
一、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组成与职责
(一)领导小组
学校成立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校长担任,其成员有学校安全办、教导处、总务处组成(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居安思危,及时准确地掌握学校的安全状况及动态,提出预防控制突发事件的对策和措施;在教委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做好学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保证各项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日常工作及领导小组交办的事宜。
二、临时现场指挥部
学校一旦出现火灾、群体性活动安全、房屋倒塌、自然灾害以及战争、恐怖等紧急情况后,学校负责人、各部门领导和教师应迅速到达现场及相关的工作岗位,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组成临时现场指挥部,组织、安排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抢救、自救和疏散工作,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抢救及现场处置工作。
三、应急预案
(一)、校内发生火灾漏电、房屋倒塌等紧急情况预案
1、切断各楼层电源。(总务、后勤人员负责)
2、发生火警,先以灭火器扑灭;火势蔓延,急打“”;房屋倒塌且有人员被埋入,急打“”,并有组织地进行抢救。(指挥:校长)
3、迅速向有关负责人报告。
4、开通全部安全通道,学校教师组织学生有序撤至安全地带,并阻止学生救火救灾。(各班主任负责指挥)
5、配合消防、医院等单位,做好自救工作。(校长负责)
6、尽可能保护现场,做好涉及本案的有关证人证词记录。(总务处负责)
(二)、学校食堂发生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
1、凡就餐后,师生出现不明病因的肚痛、胸闷、恶心、乏力昏沉、呕吐、水泻等症状,各班主任、值周老师应马上报告校长或有关负责人、校长办公室。
2、迅速与当地卫生院取得联系,采取就地救护。
3、由校长或有关负责人就事态情况迅速组织采取救护措施。
4、对食堂中的预留食品、蔬菜样品由食堂主任负责送交总务处,由总务处对这些预留样品实行封存。
5、校长或有关负责人就事态发展情况迅速与家长联系,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三)校外不法人员进入校内实施暴力或抢劫事件应急预案。
1、来人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应力加阻止,不得放行。
2、来人已强行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应立即电话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
3、校内发现不法分子袭扰、行凶、行窃、斗殴、抢劫、劫持人质、放火、破坏公私财物等,应立即采取下列处置方法。
①迅速报警()
②迅速报告校保安队。
③对歹徒进行劝阻或制服,保护在场师生安全。
④迅速报告校长或有关负责人、校长办公室。
⑤为防不法分子逃跑,在制止、制服其前应关闭校门。
⑥立即将医院进行救治。
4、记录不法分子的体貌特征和其他犯罪情节,收集不法分子施暴凶器,保护好案发现场。
5、组织校内力量,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工作。
(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预案当社会上出现流行病疫(如“非典”、“流感”、“甲肝”等),凡师生中出现与该病相似的症状时,各班主任要马上报告校长或有关负责人、校长办公室,并及时与该生家长联系,医院诊治,一经确诊为传染性流行病或疑似传染病,学校立即采取下列应急措施:
1、迅速如实报告教育局与疾控中心。
2、对该学生所在班级及任课老师办公室、全校有关公共场所进行严格的消毒和隔离。
3、坚决杜绝染病学生带病来校,医院出具诊断证明已康复并不再存在传染危害后方准来校上课。
4、对可能受到危害的该班学生和该班任课教师遵照上级指示,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根据上级指示,随时采取进一步措施。
5、在有关部门指导下,采取一系列防范及保护措施。
(五)学校其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学校发生其他突发事件(群体性活动安全事故、自然灾害等),学校负责人、各部门负责领导和教师应迅速到达现场及相当的工作岗位,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迅速组成临时现场指挥部,组织、安排全体教职员工开展抢救、自救和疏散工作,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抢救及现场处置工作。具体应急方案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上述预案。
四、报告与响应
1、在学校突发事件发生后,活动组织者或第一个接警者或首位发现突发事件的教师,为该案的第一责任人。第一责任人要以学校利益、师生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组织、指挥、抢救、控险等报警任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及时做好组织、抢救和报告工作,若接警后拖延、推委等,一律视为玩忽职守、失职或渎职。学校视失职情况追究失职者的责任。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严肃的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2、在学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全校教职工要树立主人翁意识,要把抢救、保护学生生命安全视为第一要务,站好岗,值好班,不得临阵退怯,更不得采取事不关已的回避脱逃手段,否则,将视作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给予降级、撤职、解聘、待岗等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开除、行政处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学校领导应身先士卒,坚守岗位,最后撤离。
3、在学校出现突发事件后,学校负责人要以最快的速度向县教育局报告。当事人(第一报告者或知情者)在应急领导小组负责人的召集下,在事发2小时内,认真、仔细、如实地填写突发事件有关表格,以备查用。
防汛抗灾工作应急预案
为了搞好我校的防汛抗灾工作,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我校防汛抗灾工作在教育局、教委的统一领导下,以减轻学校财产损失,保护学生生命安全为目标,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救援,确保汛期学校安全。
二、成立防汛抗灾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校长
副组长:安全办主任
成员:全体教师
三、防汛抗灾工作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防汛抗灾指挥部门指示精神,全面指挥学校防汛抗灾工作。实行防汛抗灾责任学校校长负责制,学校校长为防汛抗灾安全第一责任人,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置学校防汛抗灾工作中出现的各类突发性灾害事故。采取有效措施,立足学校,坚持自保、自救,防大灾、保安全,确保全校师生汛期安全。
2、组织足够的防汛物资,根据出现的险情,提出排险、抢险方案。及时分析汇总汛期中水情和灾情,为学校防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3、负责检查、监督学校防汛措施的落实情况;负责检查、监督学校防汛抗灾物品的准备;负责做好学校防汛抗灾的指导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杜绝人员伤亡。
四、防汛抗灾工作要求及措施:
1、防汛抗灾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校的防汛工作,确保师生安全渡汛和学校财产不受损失。
2、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