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什么要把事情处理在萌芽时期
TUhjnbcbe - 2025/8/9 9:40:00

学《老子》做自己第六十四章

为什么要把事情处理在萌芽时期

本章在讲德治。

什么是德治呢?

就是把问题处理在萌芽状态,不给它长大的机会,不使它对社会构成危害。

因此,德治是社会治理的最佳手段,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绵延的根本保障。今日复兴,必然是社会治理的复兴,是德治思想的弘扬。

那么,为什要走德治之路,为什么要把事情处理在萌芽时期呢?

因为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这个整体一定是混沌的,混沌的整体内含阴阳,但是阴阳是纠缠在一起的,需要创世,将其分辨出来。

如果神来分,直接撕裂它,一半是阴,一半是阳,瓜清水白,分毫不差;而人则永世沦为奴仆,以神的名义将人性践踏。

如果人来分,受人点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今日融你一瓢水,来日回报太平洋,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再也分不清谁沾谁的光,谁欠谁的情了。

为什么要选择这么做?

因为,没有谁天生强大,所有的坚强都是从渺小一点一点积累而成的。

因为,人虽然精致却又极其脆弱,我们需要一段时间,让生活慢慢积累,让生命慢慢长大。

(通行本)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pàn),其微易散。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shèn)终如始,则无败事。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

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其安也,易持也。其未兆也,易谋也。其脆也,易判也。其微也,易散也。

为之于其未有,治之于其未乱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为之者败之,执之者失之。

圣人无为也,故无败也;无执也,故无失也。民之从事也,恒于其成事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是以圣人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而复众人之所过;能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

一件事物处在安静的状态时,比较容易拿捏把握;

一件事物还没有出现之前时,比较容易谋划打算;

一件事物刚刚呈现青翠欲滴,比较容易分析判断;

一件事物刚刚出现苗头之时,比较容易将其打散。

所以做要想做成一件事,最好是趁着还没有人在做的时候就开始去做,要想做好社会治理工作则需要趁着刚出现苗头,就把该事件化解烟消云散。

如果是要创业,则需要反过来思考:

我们真的需要建造一个商业帝国服务乡村实践吗?

我们真的需要建造一个产业发达的乡村,把一个内地小山村建成全国第二个深圳吗?

如果真的要做,也一定要对成长的规律做些把握。比如:

需要合抱才能抱得住那么粗的大树,最开始也只是一棵小树苗;

九层之高的筑台,也是由人们用一筐一筐抬过来的土垒起来的;

爬一百丈高的山,也是要从脚下的第一步开始一步一步爬起来;

光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打的人,看见别人家大树茂密,游客众多,就要回家种树苗干自己的绿野仙踪,这样的事业注定失败;看见别人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坐在九层高台上意气风发,刘项二人看见秦嬴政走在大街上威风凛凛,从此就心生羡慕,执着不已,从而也把自己当成了帝王,这只是生出的幻觉和得了妄想,迷失了自己而已。

圣贤是怎么做事的?

如果你是圣贤,或者说如果圣贤遇见这样的情况,会如何处理?

圣贤会什么也不去做,他人是他人,自己是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坚守的东西。

所以,圣贤明白这个道理,教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一般人,普通人做事情,总是会在临近成功时功亏一篑,有些人打死也不明白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是不是小心一些,就会避免失败,慎终若始,就不会出现问题了?

固然,人性就是这样,很多人都会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忘乎所以,失去了自己的本心,从而导致失败发生。

但是这并不是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你可能没有认识到,成功或者临近成功只是因为事情发展到了那样的情况,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所有的参与者都在付出奉献,与你个人的努力与否已经没有太多关系了。

你若要想贪天之功,只有走向失败一条路子。

所以,圣贤的做法是不居功,只是祝愿事物向更好发展;积极查漏补缺,尽量修补大家的漏洞缺失,使事物自然发展,慢慢壮大,完成社会治理,而从不强行作为。

在画家眼中,人最难刻画,要画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极其困难,更不要说画出气质品格,人物气象了。而画鬼最容易,无非是青面獠牙,丑陋怪异罢了。

其实,之所以有鬼,是因为过去机会太少,有很多有才华的人其才华得不到舒张,以致郁郁而终,人的精神凝而不散,能量所聚,汇集阴气,于冥冥中与人形成的某种感应。

今天信息化让无数人有机会展示自己,因为人的解放又带来新的社会变革与增长。

因此,全媒体运营工作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帮助无数人获得成长,个人如此,乡村亦如此。

因此,我们多说几句《老子》此书对于今天的意义。

譬如:《老子》第一段文字所包含的内容与价值为:

其安也,易持也。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作粉丝,赋予偶像,授权其在自己认可的范畴中安步当车,稳稳行进,把一份份信任,化为对于生活的共同的向往。

其未兆也,易谋也。

引领风气之先,率先发现社会动向。

其脆也,易判也。

在网络世界,人的心理极其脆薄,有时候会因为一句话,甚至是会因为几个字,瞬间欣喜异常,瞬间难过悲伤,外人能够轻易看到我们的脆弱,从而判断到我们生活的状况,真的不是那么理想。

其微也,易散也。

有些公司刚注册还没有来得及运营就已经倒闭了,有些事还有来得及开始就已经终结老去,有些人我们刚刚认识就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里。我们是如此的卑微、渺茫,活在十四亿人群就像是一朵长在路边的花,匆匆人流只盯着前方的霓虹,你的开放与凋零,仿佛没有来过一般容易消散迷失。

那么,如何开启自己的一生,进入自己的赛道,让自己展现在群体里呢?

当年的丁俊晖最值得学习。

他因为喜爱斯诺克,就早早的进入其中,用一点一滴的汗水,用一场场赛事,用一个个成绩打进世界冠军阵营,为国家和个人征得无数荣誉。

这不就是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成之台,作于蔂土。百仞之高,始于足下所揭示的道理么?

从妄念中走出来,用汗水浇筑梦想,永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要把事情处理在萌芽时期,因为这个时候,效果最好,成本最低。

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树苗,每个人都扎根沃土,谁能长成参天大树?

乡村振兴已经全面开启,在这个赛道上,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该如何为生我养我的热土,为家乡流一滴汗,出一份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要把事情处理在萌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