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介绍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病有所医这项民生福祉在闽宁镇落地生根
TUhjnbcbe - 2025/7/28 20:31:00

闽宁镇卫生院。

谢丽宁为村民看病。

在闽宁镇,医疗卫生事业和第一批移民的生活一样,从拓荒开始,多平方米的小卫生院是最初为全镇移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机构。随着闽宁东西对口扶贫协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准扶贫政策的不断推进,闽宁镇卫生院医院的顶配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跳跃式提升。老百姓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也越来越高。

从前只能看头疼脑热等简单小病

58岁的田小兰牙疼半个多月了,听说家门口的闽宁镇卫生院今年开设了口腔科,她立即赶来就诊。口腔科主治医师李振纲仔细检查,发现是牙齿过度磨损导致的牙髓炎,一边治疗一边给患者科普口腔保健知识:“您这牙是磨坏的,咱们闽宁镇的老乡普遍喜欢嚼豆子,爱吃硬东西,牙齿磨损的人可多了,您以后要注意保护牙齿,别吃太硬的,不然还得疼”。

田小兰是年从西吉县移民到闽宁镇,在这里已经生活了13年。在她的记忆中,刚搬到闽宁镇时,医院医院,但也只能看门诊,没有看牙的医生和设备。“现在大不一样嘞!医医院一样好,一般的检查都能做,能看的病也多了。以前医院跑,现在闽宁镇卫生院也开了口腔科,从家里过来十几分钟,方便得很”,田小兰说。

建于年的闽宁镇卫生院是当地最重要的民生配套项目之一,它的发展史是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缩影。该院副院长苟永强是这里的元老职工之一,医院最初的样子他记忆犹新。年建成之初只有多平方米,是一栋2层小楼,门诊设内、外、妇、儿4个科室,只有2间诊室,2个医生共用一个诊室。检查设备非常落后,只有一台老旧的放射机、一台黑白B超机,化验室只有一个血尿便常规检测仪。全院一共18名医护人员,只能看看头疼脑热和简单儿科妇科疾病,处理简单的外伤。“那医院的信任度不高,毕竟当时硬件条件不太好,各种辅助检查设备都不是很完善,每天来看病的也就二三十个人。”苟永强说。

闽宁两地携手乡镇卫生院发生蜕变

随着闽宁镇当地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老百姓对于方便就医需求的提升,从年开始,闽宁镇卫生院在原址基础上先后进行了4次改扩建,建起了崭新的住院部、公卫楼、辅助用房。去年年底,新建的门诊楼正式投入使用,并设置了中医科、妇产科、口腔科、外科4个重点专科,以及内科、儿科、眼耳鼻喉科、急诊科等共8个科室。至此,闽宁镇卫生院建筑面积已经达到了多平方米,规模是过去的10倍,职工达到人。医院里的各种设备也更新换代,配备了非常先进的DR、彩超、12导联心电图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常规机等设备,在乡镇卫生院中属于顶级配置。

硬件环境和诊疗设备升级迭代的同时,闽宁镇卫生院的诊疗技术和综合实力也在步步提升。而这一切离不开来自福建和区市县三级政府部门的帮扶支持。

据闽宁镇卫生院院长沈洋介绍,年,永宁县积极推行县—乡—村(医院—中心—站)一体化管理模式,医院的骨干人员到闽宁镇卫生院坐诊并负责卫生院的日常管理,也选医院学习。当地各级政医院投入资金,为闽宁镇卫生院配备新医疗设备,对医院进行改造扩建,让卫生院的医疗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千名医师下基层也为闽宁镇每年输送了大量来自自医院的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

年7月,福建的专家也来了。医院与闽宁镇卫生院签订了《医院与闽宁镇卫生院对口协助协议书》,随后,医院先后选派了6名医疗技术人员在闽宁镇卫生院开展医疗服务,指导闽宁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开展适宜医疗技术及专科疾病规范化综合诊疗。“你们需要什么学科的人才,我们就派什么学科的专家前去支援!”苟永强至今还记得医院的表态发言,铿锵有力,并且全部落到了实处。

“4月15日,我们外科、妇产科顺利完成了第一例阑尾炎切除手术及第一例无痛人流手术,患者在家门医院优质的医疗服务。现在每天到闽宁镇卫生院就诊的患者接近人次,住院部可同时收住40人,真正实现了小病不出镇。”沈洋说。

从在家里生孩子、拒绝打疫苗到主动上门签约家庭医生

除了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也是闽宁镇卫生院承担的重要职责。医院成立之初,主要体现在儿童预防接种。而在年前后,给闽宁镇的移民儿童打疫苗是个苦差事。

苟永强讲述了一段往事。按照国家要求,所有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必须接种乙肝疫苗,医院里分娩,这个工作随手就做了。但刚搬到闽宁镇的移民普遍健康意识薄弱,有10%的产妇生孩子就在自己家里分娩。为了让这部分新生儿顺利接种到乙肝疫苗,公共卫生工作人员就带着疫苗到居民家里服务。“有一次,木兰村里有个产妇生了孩子,我们的老村医马艳明背着疫苗赶过去,劝说产妇家人允许他进去给孩子打疫苗。但家属不开门。最后没办法,老村医翻墙进了村民家,硬是给孩子打了乙肝疫苗。

从年起,针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宁夏建立起“一免一降四提高一兜底”的综合保障网。尤其是在国家“重病兜底”基础上,宁夏扩大兜底范围,确保贫困患者年度内在医疗机构住院发生的个人自付费用实际报销比例不低于90%或累计不超过0元。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等便民政策也惠及闽宁镇的移民,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他们不再“小病拖、大病熬”。看病没有了后顾之忧,健康科普也深入人心,闽宁镇的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显著提升了。

“现在没到预防接种日,老百姓都排着队来给孩子打预防针,各种疫苗接种率基本上都在99%以上。”沈洋说。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启动后,闽宁镇的居民,尤其是老年人非常积极,主动到卫生室签约,享受家门口的健康服务。

沈洋说,今后闽宁镇卫生院将持续提升服务能力,打造闽宁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更好地为当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沈亚婷文/图

本文来源:银川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病有所医这项民生福祉在闽宁镇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