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叫“新村”的小区,总有一些历史的印记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比如华侨新村,因华侨而成名,被称为“华侨第一村”。
再比如祈福新村(祈福新邨),以大环境、大配套、大交通而享有“中国第一村”。
东湖新村当然也不例外。
它是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项目,第一个引进外资开发的住宅项目,第一实施物业管理的住宅小区,建成40余年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小区。
东湖新村
1史无前例
全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
东湖新村,乘希望而来。
历史资料显示,年广州人均居住面积仅为3.82平方米。
那个年代,人均居住面积5平方米以下的为困难户,2平方米以下的为特困户,可想而知居住环境有多恶劣。
四十年前广州一角但当时的广州,有地没钱,解决问题的办法就只能引进外部资金搞商品房。
为此,东山区(年撤销并入越秀区)专门成立引进外资住宅建设指挥部,旨在解决居住问题。
而在当时的环境,对于引进外资刚刚开了一条“门缝”,更何况是建造商品房,完全没有先例可循,只能摸石头过河。
经过与香港宝江发展有限公司长达半年的谈判,年10月15日,广州秋交会当天,穗港双方正式签订合作建设商品房的合同,总投资万港元。
年12月21日,东湖新村打下第一根混凝土灌注桩,全国第一个商品住宅小区由此诞生。
年11月,首期1~5栋封顶。
到年中,东湖新村25栋住宅楼全部建成。
《羊城晚报》报道东湖新村工程进度
2月薪仅40元/月
售价高达元/㎡
作为全国首批商品房,东湖新村的开售自然备受瞩目。
根据所签合同,东湖新村6万平方米的开发项目,其中2万平方米(首期1-5栋)由港方在香港发售,售价约为港币元/平方米(当时港元约兑30元人民币)。
一经推出就被抢购一空。原来,在广州做生意的香港人需要购房自住,大量的香港人也希望能够解决在广州的亲人的住房问题。
据悉,当时香港某个银行的老板,一口气买了10套给广州的亲戚住。
《香港商报》对东湖新村的整版报道
另外近2万平方米分配给原东山区拆迁户,而剩下的2万多平方米在国内市场发售,售价元/㎡。
这个价格对于当时广州人均40元/月的工资来讲,个人全款买下一套房完全不现实。
所以,能够买下的多是广州本地的大型单位,例如华侨公司、外轮供应公司等企业,作为单位房分给员工。
随着第一批业主的收楼入住,小区率先引入物管模式,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管理。
垃圾有专人来收,家里放不下的大棉衣有专门的保管地,还有门卫、清洁、绿化和代收水电费等服务。
东湖新村的一切,都是现代、新奇、高效的,外面的人想住进去,住进去的人觉得风光无比。
3东湖新村打响第一炮
“造城记”拉开序幕
在建设的过程中,东湖新村摸索开创了全新的“借鸡生蛋”模式。
而且与单体楼相比,东湖新村内部有大面积的绿地花园、商铺、粮油食品店等配套设施,集居住、生活和娱乐于一体。
此后,东山区引进外资住宅建设指挥部改名东华实业,一鼓作气,利用东湖新村的成功经验,年广州又一大型综合体五羊新村开建。
花园新村、文德大厦等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
可以说,东湖新村开启了国内的小区建设模式。
4二手均价5万+/㎡
能不能买
时移世易,一晃四十余年,东湖新村已被划入老破小范畴。
实拍图
然而整体上看,小区环境干净整洁,外立面始终保持整洁如新。
实拍图
这完全得益于东湖新村的整体布局。
小区四面围合,中间留出空间做园林绿化;首层做商铺或其他用途,住宅从二层开始,有连廊可贯通整个小区;顶层都建成复式单位。
二层长廊实拍
文化广场实拍
这种设计不仅使人流得以分散,社区氛围感也会更浓厚。在《城市规划原理》教科书上,还被录为经典。
所以,东湖新村作为一个先行者,一个创造者,它的价格也没有随着楼龄下跌。
同一板块内,年以前建成的项目,除却海印苑这个电梯洋房,无人与之争锋,而且物业费是最低的。
当前,据链接网数据显示,东湖新村二手挂牌均价5.39万/㎡,在售房源11套,涵盖各类户型。
既如此,东湖新村能不能买?值不值得买?小编在此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问题:
1.问一下自己能否接受非电梯楼。
东湖新村只有15号楼和55号楼是电梯楼。其余那些楼梯楼,虽说建设之初预留有加装电梯的位置,但因为只有8层楼高(实际住人只有6层),对电梯的使用需求不大。
目前放出的房源全部都是楼梯楼。
2.车位问题。
老城区车位紧张、停车难问题尤为突出,东湖新村也不例外。因建设较早,没有规划地下停车位,而且当前不能购买车位,只能按月缴纳使用。
3.学校问题
如果因为孩子上学问题而选择东湖新村,倒是可以考虑一番。
东湖新村对口小学是大沙头小学,市级小学,与越秀其它名校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
但对口初中是广州第十六中学,省一级中学,师资、教研和口碑等方面都处于前列。
4.看看是否全款买还是贷款买。
如果贷款购买二手房,其贷款年限和房龄有很大关系。一般银行会要求房龄+贷款年限≤50年,东湖新村的房龄已到40年,那么贷款年限就只有10年,月供压力就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