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开端尽管突然而仓促,但曙光在年尾渐渐显现。
疫苗的研发脚步越来越快,全世界不同地方的科学家都努力埋头于实验室,寻找消灭病毒的答案。身处疫情旋涡,各国都试图找到防疫和发展经济的平衡之道,从淬炼中获得新生。
接轨国际的城市想要奋力向前,需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道路。疫情的冲击,同等地作用于每座城市,但是有些数据仍然能说明问题。今年7、8月份,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单月客流量排名均居全国第一,成为了疫情以来复苏较快、国内客流最大的机场。
人流、物流的快速畅通,才能集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保证生产链条的快速恢复。生命力极强的广州,一直引领着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步伐,在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排名榜单里,广州营商环境的综合得分在全国34个主要城市排名第一。后疫情时代的广州速度,印证着这座城市充满活力,正在经历着新的蜕变。
01
城市建设的新貌
城市不止一面,因为那些领先于潮头的先锋城市,大多携带着数个标签,这是其产业结构多元、根基稳固扎实的重要特征。
纵观广州近年来的发展,南沙是离不开的话题中心。从最初的边陲小镇到如今自贸区、国家新区等多重身份,如今的南沙已经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几何中心,区内到处可见动工建设的投资项目。
其中,最受瞩目的项目之一,是位于南沙新区明珠湾区横沥岛尖东侧的国际金融论坛(IFF)永久会址,囊括了国际会议中心、国际会议服务酒店等项目,已经于年11月正式动工建设。
每座国际化的大城市都相应地拥有繁盛的金融业地标,譬如北京里银行总部林立的金融街、伦敦圣保罗大教堂东侧的金融城等等,而南沙国际金融岛将向它们对标,成为广州乃至广东省面向世界的新名片。
论坛起源自年,当时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创立于北京的国际金融论坛正式发出倡议,筹备召开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改革”为主题的首届年会,来自中国、美国、欧盟、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百位人士出席会议,引起国际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