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曦曦妈刷到一条——“对于一个9岁的小女孩来说,做无痛人流,真的能把伤害降到最低吗?”光是看了这个标题,我就愣住了:什么?9岁?人流?怀孕?再想想自己,9岁连月经都还没有来,怎么能怀孕呢?
抱着这个好奇的心态,我看完这个视频,医生讲了很多未成年人怀孕的危害,可似乎对9岁女孩儿怀孕的解释只字未提。我心中依然疑惑,9岁女孩儿怀孕,还做人流?恐怕9岁的孩子连什么是人流都不知道吧。于是,我开始查阅资料,竟然真有这样的事情,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早在年6月,马来西亚一名9岁华裔小女孩儿生下一个男婴,成为马来西亚最年轻的“小妈妈”。事件震惊整个华人社会,并引起多方面的强烈反响。年1月,国内长春市也有一名来自松原的9岁女孩怀孕8个半月入院,并剖腹生下一名2.75公斤的男婴,且母子安全。
在搜索引擎里输入“未成年女孩儿怀孕”的关键词,出来了密密麻麻的相关报道,不禁让人毛骨悚然。尤其是在我国,这个思想极其保守、“谈性色变”的国家,性教育真的太缺失!
这不禁让我想到我那15岁产子的远方表妹,如今她18岁,她的女儿3岁,而她自己还是一个连养活自己都成困难的人,所有的重责都落到了自己年过六十的父母身上。不仅自己的前程毁了,自己的父母也惨遭连累,而自己的孩子也会因为得不到父母良好的教育而深受影响。真的可以说是毁了三代人!
曦曦妈希望为人父母的家长,都应该重视性教育的灌输,别让自己的孩子早早的就走上怀孕、人流或产子的道路。
(1)让孩子知道,自己哪些部位属于隐私部位
回想自己的成长经历,父母真的从未教过我任何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包括哪些地方是自己的隐私部位。只有在初高中的时候,父母偶尔会提到——“女孩子要懂得自尊自爱,做不得的事情不要做。”除此之外,毫无任何提醒和知识灌输。
上初中的时候,生物科目有一个小节专门讲女生和男生的隐私部位,生物老师是个男老师,平时他上课都挨着讲,可讲到那个小节时,他却站在讲台上,把书随便翻了翻,告诉我们:“这个小节,我就不给你们讲了,你们自己看看就行。”脸皮厚点的男生哄堂大笑,脸皮薄点的男生满脸通红,而女孩儿子们更是连看老师、看同学的勇气都没有,低着头合上书,假装一副无所事事的样子。
唯一一次,有人给我们讲月经的处理方式,还是初一新生入学时,学校组织初一年级全体女生到会议厅,一个男校医给我们讲月经问题,当时大家都不敢听,故意找自己挨着的同学讲话,企图避开这个尴尬的时刻。随后,校医一句话带过:“过早与人发生性关系,影响身体发育,最后建议合理避孕,比如避孕套。”从我们进入会议厅到离开,全程不足两分钟。
我们的上一代,在性教育方面可以说做得非常不到位!所以,从我们这一代人为人父母后,我们一定要把性教育重视起来,不要以为孩子小,就忽略这些常识的引导。我从女儿两岁开始,就在洗澡的时候下意识的告诉她,哪些地方是我们的隐私部位,不允许别人摸,不允许别人碰。如今,女儿5岁,对于我的每一次提问,她都能对答如流。
(2)让孩子知道男女有别,上厕所也好,换衣服也罢都应该避开异性
在我们老家的镇上,每次看见那些家长,让自己好几岁的女儿或者儿子,还在街边人多的地方尿尿,我就特别心塞。孩子都这么大了,怎么就没点保护孩子的意识,反而是只顾着自己便利,就让孩子随处乱尿尿。
我记得我上大学的时候,姑姑的女儿11岁,上小学六年级。那一年夏天,姑姑、姑父带着表妹来我们家过暑假,姑姑嫌用柴火烧洗澡水麻烦,便用很大的两个盆子装了一些水,放在太阳底下晒着。到一两点的时候,水温已经合适了,姑姑竟然就让表妹在门前的坝子上,脱光了衣服裤子,并帮表妹洗澡。农忙时期,到处都是干活的邻居,姑姑却丝毫不避讳,我妈妈发现之后才开始提醒姑姑:“姑娘都这么大了,你怎么还在坝子上给她洗澡,何况过往的人这么多!”
在我们家,女儿情急的时候,巴不得立马给我们分享自己的快乐或想法。她先来找我倾诉了,又去找她正在上厕所的爸爸倾诉,我们只好提醒她:“你在门外告诉爸爸就行了,爸爸也能听到。因为男孩子上厕所,女孩子不能看。”
从小,就教会孩子如何识别男孩子和女孩子的区别,告诉孩子男女有别,女孩子上厕所只能去女厕所,男孩子上厕所只能去男厕所,并且不能偷看别人上厕所。
在家里洗澡也好,换衣服也罢,总是我一个人为孩子忙前忙后,期间我也会告诉女儿:“不是爸爸不愿意帮你穿,我们只是想让你知道女孩子光着身子的时候,不能让男孩子看见,我们要懂得保护自己。”
(3)让女儿知道,不是谁你都可以亲他们的嘴巴
在女儿很小时,我就开始给她灌输——不能随便跟人亲亲,尤其是亲嘴巴。如果婆婆爷爷、外公外婆、曾祖父曾祖母或爸爸,想你亲他们,你只能亲他们的额头和脸蛋,绝不能亲他们的嘴巴。
我女儿很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遇到我们跟她买什么东西,或者带她去哪里玩,她事前事后都会非常开心,然后忍不住想要用亲亲表示对我们的爱。有时候,她会牵着我们的手,拉到她嘴巴面前,轻轻的亲一下;有时候她会趁我们不注意,在我们脸上亲一下。
往往这个时候,我都会借机告诉女儿——宝贝儿,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你想表示你对爸爸的爱,不是非要亲我们,你可以跟我们爱的抱抱。另外,妈妈提醒你哦,在学校不能跟同学们这样子亲亲哦,尤其是男孩子。和同学做朋友,我们可以友好的牵手、拥抱,但是绝对不可以玩亲亲。
耳濡目染之下,女儿总能把这些事情铭记于心,每一次面对我的提问,她都能够给我最完美的回答。尤其是家有女孩儿,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从小就有你、我的界限,不能动不动就和人亲亲,这样不利于孩子认识性别以及合理的与人相处。
(4)不避讳卫生间、月经等词汇
尤其是带女儿外出逛街的时候,一个人根本没办法把孩子扔在外面,毕竟为了孩子的安全,外面必须把孩子带在身边,这样才能避免孩子走失。这个时候,我常常会把女儿带进厕所,和我关在一个卫生间,即便是她不想上厕所,也是一样的。
而这个时候,往往就避免不了被女儿发现妈妈正值生理期的问题。女儿会一副心疼的看着我:“妈妈,你生病了吗?为什么会有血?我们不玩了,去医院看病吧。”看着女儿心焦的小表情和暖心的问话,心中很开心,而此时,我也不会避讳这个问题,而是会告诉她——
“这是每个女孩子都会经历的事情,等你长大了也会遇到妈妈现在的情况。它不可怕,只是一个月来一次而已,而一次也就几天,这不是生病的迹象,是我们的身体正在排毒。而在我们的小裤裤上贴了卫生巾,只要勤更换,就不会弄脏我们的裤子啦。”再后来,遇到这样的情况,女儿就见怪不怪了。
不避讳卫生间、月经等词汇,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这不是什么羞耻的事情,也不是什么大病。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的同学曾告诉我,她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一个人在家哭了半天,后来妈妈干活回来之后,她崩溃的告诉妈妈“我要死了。”
(5)让孩子分辨,什么是友好,什么是侵犯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美好的,这也正是他们防范意识弱的最佳体检。从小,我们就应该教会孩子,什么是友好,什么是侵犯。
比如:同学之间,小伙伴之间,玩开心了抱一抱,击掌一下,牵一下手这都是很正常的,是属于友好的范畴。而如果对方故意摸你的屁股、下身、或者胸部等,或者强行和你亲亲,千万不能同意,因为这是再侵犯你的身体,你就应该马上制止他,告诉他再重复这个动作,我就要大声喊人了。
上一次,女儿班上搞亲子活动,在集合的时候,女儿后面站着的男生,总是用小手去捏女儿的屁股。前两次,我刚想上前制止,他就收回了手。而女儿当时也只是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并没有明确的告诉对方,这个行为是不对的。见小男孩有再次伸手的意图,我上前严厉的告诉他——“小朋友,你这个行为很不礼貌,请你马上暂停。”事后,我也立即告诉女儿:“下一次遇到类似的情况,你一定不要害怕,大声对他喊‘不要这样子,我要告诉老师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家长引导孩子明白,什么是友好什么是侵犯,孩子很有可能对这两者的界定就混为一谈了。所以,不管是男孩也好,女孩儿也罢,我们都应该重视起来。
(6)让孩子知道,遇到被人侵犯的事情,哪怕别人威胁自己,也不要害怕,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父母
很多个未成年女孩儿被性侵的案例告诉我们,由于家长从来没有告诉孩子如何应对这些侵犯,所以孩子心生恐惧,哪怕自己遭受了非人待遇,但回家依然守口如瓶。细心的家长,可能很快就能发现端倪,可粗心的家长,孩子被性侵很长时间,自己都毫无察觉。
让孩子知道,遇到被人侵犯的事情,哪怕别人威胁自己,自己也不要害怕,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父母,因为父母会帮着你解决此事,不仅会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父母也会一如既往的爱你。
很多未成年人怀孕后,由于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去人流,或者自己因为医院,或者害怕父母责备而不敢说,最后都一拖再拖,等到即将临盆时,家长才得知消息。
首先,做父母,我们要足够细心,观察孩子身体的细微变化,遇到孩子突然发胖的身体,或者突然的食欲大增,要警觉起来;其次,孩子突然要求买宽松一点的衣服,家长也应当小心。再次,我们不要避讳异性、早恋等话题,这样孩子对别人产生了好感等,孩子才愿意与你分享。
另外,应该告诉孩子不要单独和别人出去约会,尤其是晚上;即便是你认为自己爱对方到愿意与别人发生关系,你也应该做好避孕措施,因为过早怀孕会让自己的身体严重受到伤害;发现自己怀孕了,不要私自去处理,要第一时间告诉父母,父母会为你妥善解决此事。
前段时间,看到有网友给我留言,说自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自己跟着爸爸生活。爸爸细心的每月都要记录自己的月经周期,这让她非常尴尬。但我告诉她,这是爸爸对你负责任,因为是单亲家庭,所以他既要当爸爸,也要当妈妈。
————————
关于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其实还有很多很多,但光是以上几点,就有很多家长没有落实到实处。最后,曦曦妈还得补充一点,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因为别人给了自己一点小恩小惠,或者零食、零花钱之类的,就允许别人无礼的要求或者与其发生性关系的请求。
抚养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真的很不容易!光是性教育方面的学问就足够深,希望每个家长都能够提高自己的警觉意识,把方方面面都落实下去,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