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明号
在上海黄浦,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在城市道路,你总能看到这一抹“荧光绿”,靓丽的制服,帅气的外形,大功率摩托车,让人眼前一亮。他们总是出现在市民出行时最需要帮助的地方,及时疏导交通、调解纠纷、处理事故、应对突发事件等。
一面团旗飘扬在延安东路/河南中路口等岗位上,展示了青春活力的光芒,这就是黄浦交警支队全力打造的一支品牌青年文明号。
自年初,黄浦区全面铺开一线综合执法工作之后,青年文明号的勤务进行了迭代升级,不仅增强了区域治安管控和交通管理力量,而且实现了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的有效转变,进一步提升了街面“见警率、管事率、规范率。”
最大特点就是,打破了传统职责界限,从大治安格局出发,将治安管理延伸至交通保障各个领域,实现了‘一警多能,一岗多责’,开启了具有“黄浦特色、时代特征”的黄浦铁骑新模式。
简
介
作为黄浦区中心位置——南京东路风景区及周边区域的交通管理力量,由16名青年民警组成的青年文明号,平均年龄27岁,他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由于他们管辖区涉及南京东路、中山东一路、西藏中路、延安东路、河南中路等黄浦区北面的主干道路,所以被网友们称为守护黄浦“北部战区”的忠诚卫士。
朱佳境
分局团委委员、青年文明号号长
曾获上海市公安局青年五四奖章、区新长征突击手,区好民警等荣誉称号
工作感言:年轻不怕火,只怕没有燃烧过
除此之外,朱队长还有一帮他的“朱队友”,共有16人,其中有一位就是他的得力助手。
林伟杰
警长
曾获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公安交警系统十佳“严管示范标兵”等荣誉称号
工作感言:从警生涯,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我依然坚持自己最初的选择,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心存希望,坚持努力就会成功!
自年争创上海市青年文明号以来,他们始终以“五个度”来严格要求自己,用最灿烂的年华奉献给公安工作,燃文明之火,铸青春警魂。他们时刻在岗位上投入满腔的热情,挥洒青春的汗水。
高度:
弘扬青年文明号精神,打造党员战疫先锋号
疫情面前,交警始终冲在前面;疫情不退,交警坚守岗位。青年文明号以疫情为命令,以党旗为战旗,第一时间建立“战时党建”工作机制,在外滩、延安路等沿线路口设置了党员亮旗岗,全面开启战时模式。朱佳境作为青年文明号的号长,豁得出,用得上,放弃休假、加班加点,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带领队员们一手防病毒输入,一手保交通畅通,把“青年文明号”打造成了“战疫先锋号”。
随着本区企事业单位纷纷复工,青年文明号未雨绸缪准确把握防疫形势,积极采取措施筑牢疫情防线,并出招为复工复产单位保驾护航。医院采取“全预约就诊”新规首日,青年文明号加强警医联动,医院周边发生人员聚集,影响道路通畅,产生各类安全隐患。他们还积极与院方保持联系,提前了解新规相关情况,沟通相关保障预案,医院(西院)医院纳入巡逻必到点,在早高峰重点时段不间断开展巡逻,及时开展纠违及排堵,医院周边道路交通秩序良好。
广度:
一个横跨整个黄浦“北部战区”作战的“全能战警”
青年文明号除了管辖区域范围广之外,他们的工作职能也很全面。黄浦区的北面区域集中了南京路步行街、外滩、人民广场等众多地标性景区和建筑,每年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管理难度系数也不断提升。
之所以他们能称之为“全能战警”,是因为他们都各个身怀绝技。他们善于用大治安思维,贯穿执行交通管理各项任务。在这16名青年民警里,有的曾在派出所工作过,特别是在纠纷调解、治安管理领域,得心应手,群众工作能力出众,他们在辖区每天要向市民游客指路、解答问询余次,先后帮助过走失儿童找回家人、解决市民因琐碎小事在路边争吵等纠纷30余次;有的曾在特警支队工作过,应对街面突发事件,心理承受度高,处置有条不紊。
元旦期间,距离外滩实施交通管制仅剩10多分钟,一辆由北向南行驶的路公交车在中山东一路北京东路路口突然抛锚。由于此处是通往外滩的重要道口,现场客流又已经开始聚集,如果不及时挪走车辆,将引发客流大面积拥堵。青年文明号面对这个“不速之客”,及时启动应急措施,疏散乘客、管控人流、引导清障、打开通道,整个过程有条不紊一气呵成,顺利将抛锚车辆牵引出了管制区域。
青年文明号的管辖范围是黄浦区交通警卫任务最多的区域,在第二届进博会期间,青年文明号成员先后完成了交通保卫任务起。特别是在进博会开幕式晚宴及豫园双边会议等重要交通警卫工作,青年文明号管辖区作为警卫工作主战场,全体成员强化主责主力意识,严密织就战前道路安全防患防护网,以“精确到米、精准到秒”为目标,细致精致极致落实进博各项交保措施。在交警支队的带领下,以最高水准的交通保卫工作,确保了警卫路线的绝对安全。
速度:
城市的“最快双腿”,黄浦的“最快速度”
城市的“最快双腿”
他们“屯兵街面、动中备勤、有警接警、无警巡逻”,能够快速接警、强化社会面防控、维护辖区平安。他们的特点是机动灵活,反应迅速,平均每天能在管辖区域行驶30公里,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能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以最快速度开展处置。
黄浦的“最快速度”
随着本市复工复产复市工作的推进,上海道路交通逐渐恢复常态,早晚高峰的“番茄炒蛋”又时常出现驾驶员的视线中。为保障道路交通平稳运行,针对早晚高峰延安/福建高架上下匝道出现“拖尾巴”等情况,青年文明号动足脑筋,想到了“上下联动”的好方法,一方面积极争取交警总队高架支队的支持和合作,另一方面研究精细交通组织方案,对下高架车流量与地面车流量进行反复测算,提前预知车流交汇点,通过动态调整路口信号灯配时,让信号灯变得“聪明”起来。同步与高架支队兄弟实时“点对点”取得联系,保证信息互通,确保高架支队能够准确获取地面车流的拥堵指数,便于提前对下匝道车流量进行人工干预,采取“滴水式”放行,放缓下匝道车流,提速地面车辆通行。通过优化组织、引导干预、上下联动等方式,延安东路沿线及周边重点路段平均车速提升了12%,他们既缓解了延安东路地面拥堵的顽症,又会同高架支队协力保障了城市“大动脉”的畅通。
疏导车流,引导客流
延安东路/河南中路口不仅是河南中路、延安东路两条交通主动脉的交互路口,也是区内车辆经地面上高架、下隧道的必经之路。为了让地面车流“动得快点”,斑马线上的行人“走得快点”,同步引导非机动车驾驶员在斑马线上推行,青年文明号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延安东路河南中路口“背靠背疏导法”
延安东路河南中路口“手拉手引导法”
力度:
城市交通“魔术师”,让交通违法瞬间“消失”
打击“疑难杂症”的“矫正者”
青年文明号充分发挥“三人为一个战斗小组”的勤务优势,加上他们的警用摩托车后方加装了醒目的“黄浦铁骑”字样的警示牌,形成了强大的执法震慑力,在辖区路段开展不间断滚动式巡逻执法。
特别是针对“假牌套牌”等难以识别的交通违法行为,他们还特别会玩“科技”,不仅会打击交通违法,而且还会通过数据模型进行研判分析,提升了他们打击违法的效率。他们充分依托大数据力量,精准打击形成常态,能在分析研判、锁定线索的基础上可以做到“指哪打哪”。
今年以来,青年文明号共查获了“失格驾驶”违法9起、“假牌套牌”违法7起。
此外,他们还积极与交通执法部门合作,针对网约车、克隆出租车等无证违法行为开展联勤联动,相比之前在道路上“守株待兔”的单一拦截执法方式,效率和精准率大大提升。
温度:
春风化雨润民心,点滴小事见初心
便民利民
南京路步行街被称为“中华商业第一街”,已满20周岁的南京路步行街也迎来了一次全新的升级改造,按照规划步行街将向东延伸至四川中路,进一步与外滩相衔接。作为中外游客来上海的必到打卡点,沿街商铺林立,周边道路交通情况较为复杂。青年文明号考虑到“南步东拓”施工区域会影响到居民和部分商户出行,在南京东路(江西中路-四川中路)北侧人行道上保留了一根仅供部分商家和居民通行的便道。
同时,为了避免因施工导致周边商户无法卸货,青年文明号主动倾听附近商户的诉求,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协调商户采取“错峰卸货”、“二次分段卸货”等措施,并适时在施工区域周边加强交通疏导。
此外,为确保沿线企业员工上下班不受影响,青年文明号向支队提出建议,在南京东路(四川中路—中山东一路)保留一根西向东的机动车车道,供沿线单位车辆正常进出南京东路61号车库。这样一来,不仅疏解了因施工带来的交通影响,而且最大限度方便了周边商户、企业员工的工作和出行。
助力复工复产
针对辖区出租车司机停车“如厕”、“就餐”难等问题,青年文明号通过实地调研、与多部门沟通协调等方法,形成可行性方案。后经市局交警总队批准,在本区涵盖中山东一路号、人民公园5号门、南京东路/西藏中路等30余处位置设置了“专用限时停车位”的同时,还挖掘了商业配建停车场、公交枢纽等路外停车资源短时间免费停放,从根本上解决了出租车司机如厕、就餐等多种停车难问题。
做一名志愿者
他们除了是执法者,还是市民群众出行的“指路人”、“暖心人”,虽然管辖区涉及到众多景点,但队员们对这些位置、方位都烂熟于心,特别是五一、国庆等节假日,会迎来很多国内外游客,面对对路线不熟悉的求助者,他们不仅能开启“国际航班”、“国内航班”,运用多种语言对答如流,而且还能反应迅速地为市民游客们指明方向,解决他们的困扰。
此外,他们还利用休息时间,经常组团从事志愿者活动,除了做好交通安全普法宣传之外,还积极投身到其他志愿者活动领域,比如爱心献血、扶老帮困、爱心暑托班等社会志愿活动,并获得了由团区委颁发的“拯救斑马线”斑马卫士等荣誉称号。
他们就是那一抹流动的平安色,
守护在黄浦“北部战区”的“铁骑天团”
(来源:黄浦交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