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29日晚18时许,北京火车站里人流攒动,赶火车的人们提着大包小包向前跑着,各种叫卖声回荡在车站里,当车站顶上的大时钟指向18:15的那一刻,车站二楼传来一声巨响,二楼出站口附近的玻璃应声而碎。
二楼瞬间开始冒出浓烟,不断有人从上面跑下来,现场一片混乱,车站工作人员立马联系警方,并且展开对伤者的救援工作,后来警方赶到现场,还来不及调查,就先投入了救援工作。据统计,这场爆炸总共造成了包含引爆炸弹者在内的10人死亡,89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爆炸现场惨不忍睹,周围的墙上布满了血迹,碎掉的玻璃撒了一地,到处都是遇难者的残骸。救援工作整整持续了一夜。在救援工作结束后,警方顾不上休息,对现场进行了勘察。
在爆炸中心,有一具被炸得面目全非的男性尸体,他的双臂已经不知所踪,身体其他部位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由于他正处在爆炸中心,警方确定,他就是炸弹的携带者及引爆者。现在的当务之急是确定这具男尸的身份。
可尸体已经在爆炸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确定身份不是现场的警方能解决的,于是警方请来了专业人员对该男子进行相貌复原,在画师的笔下,一个方脸、小眼睛、颧骨比较高的三十多岁男子的画像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这件事的发生让北京城一时混乱不堪,类似“恐怖袭击”的猜测层出不穷,甚至还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人匿名给公安局寄去恐吓信,说要制造更大的爆炸案。这件事的影响已经扩散到了全城,公安部给出时限,要求北京公安尽快侦破此案。
根据现场采集到的碎片,警方对死者的身份进行了猜测:北京当地人、可能参过军、在可能在农机厂之类的工厂上班,根据这些线索,北京警方全员尽出,拿着画师画出的画像,走到各个胡同里去寻找这个引爆炸弹的歹徒。
11月2日上午,崇文区的一条胡同里,一位民警正拿着画像四处询问,在给一名群众看画像时,这个人惊呼出声:“这不是王志刚吗?”民警立刻来了精神,马上回局里向上级报告。经过警方的走访,确定王志刚已经不知所踪。
于是警方来到了王志刚工作的山西运城拖拉机厂,警方从王志刚的工友们口中了解到,王志刚是北京人,当年插队来到山西,之后一直在拖拉机厂上班,他经常乘火车往返于北京和运城之间。
10月28日晚上九点多,王志刚收拾好自己所有的东西,并且将自己的凤凰牌自行车送给了一个工友,然后坐着火车回了北京。警方取出在男尸旁拾到的钥匙,发现可以将王志刚的自行车锁打开。
而且现场找到的一系列物品都在其工友的讲述中得到了合理的解释,于是警方确定,“10.29北京火车站爆炸案”系王志刚所为。
那王志刚一个下乡老知青,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事?王志刚年出生在北京一个条件还不错的家庭,初中毕业后到山西运城插队,年应召入伍,因为是铁道工程兵,所以他接受过系统的爆破训练。
退伍后被分配到农机厂当修理工,不论是在学校、农村还是军队里,王志刚是都先进分子一列。这样的一个优秀青年,怎么会变成一个用人肉炸弹袭击北京火车站的“恐怖分子”?
原来王志刚退伍之后被分配到了农机厂,他觉得自己一个优秀的退伍军人怎么可以一辈子待在一个小小的农机厂,这样怎么可能会有出息。于是他多次向厂里提出调回北京工作,但厂领导一直都没批准。
后来厂里进行工资调动,由于王志刚一直想要调走,厂里认为他工作不够安心,于是便没有将他放到名单里,这让工资一直都不高的王志刚更加愤懑。后来,他在邢台商业局当售货员的女友还嫌他没出息,和他分了手,这就让王志刚一直处于悲伤之中。
在爆炸的前几个月里,王志刚一直在抱怨,每到夜里,王志刚想起自己的遭遇,他都会失声痛哭。10月28日,他留下一封信后,就收拾东西踏上了去北京的火车,下车两个小时之后,他引爆了携带的炸药。
他在信里写道:我走了,永远走了,今后再也不会再见了。也别找,找也是白费力气。我去的地方虽不理想,但终究是个归宿。爆炸带走了他的生命,但有近百人受到牵连,他虽遭遇不公,但他的行为严重危害了公共安全。所以公安部门将这起案件定性为一场“反革命破坏案。”
如今,《刑法》早已对这类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有了明确的规定。《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危害公共安全是重罪,更是一种反社会、反人类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