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介绍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深青评论基层防疫的一支重要力量深圳共青
TUhjnbcbe - 2024/12/27 17:49:00

“他道清平世,忽起狼烽”,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圳青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深圳对青年更友好,青年在深圳更有为,这是青春深圳的愿景。深圳青年更应在思考中前进,在求索中践悟,让青春节奏与城市同频共振。“青春深圳”推出“深青评论”栏目,立足深圳、放眼世界,记录青年思想,讲述青春芳华,写下属于这个时代“有思想、有见解、有光芒”的声音。

#有思想有见解有光芒#

深青评论青春深圳

基层防疫的一支重要力量

文/袁晓江

年6月16日

年5月以来广东多地出现疫情后,深圳全面加强疫情防控,为了及时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深圳在原有几百个固定场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几百个临时场地,一时间自愿接受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的市民大增,每天从早到晚排起长队。

在熙熙攘攘人群中,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特别显目。深圳被称为“志愿者之城”,有多万注册志愿者。本文要介绍的是一支活跃在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的志愿者团队,队长蓝思兰,大家称她“兰姐”。

汗水和雨水

年6月12至14日是端午节3天假期,其中14日是端午节。对于志愿者来说,端午假期与平常没有两样,从年3月开始,他们就已奋战在防疫一线。

6月12日是端午节假期第一天,兰姐和她的团队上午9时准时来到罗湖社区疫苗接种现场。

图|每天早上兰姐在金光华广场向志愿者团队布置工作

罗湖社区的临时场地在繁华的人民南商圈,金光华广场前,旁边是人民南路,南距罗湖口岸、罗湖火车站,北离深南大道都不到一华里。罗湖人民南商圈是深圳著名的商圈,每天车水马龙,金光华是深圳第一个大型高档商业综合体,每天热闹非凡。由于临时接种点不需要预约,符合条件者当场可以接种。因此,在这个地方设临时点,确实非常方便市民。但人流量大,每天排长队,也加大了工作量和工作压力。

临时接种点搭了一个长条型的帐篷,供工作使用,也方便人流的进和出,在帐篷外搭了几个篷顶,方便市民排队。

图|金光华广场临时疫苗接种点每天早上排起长队,志愿者一天忙碌的工作也开始了。

6月的深圳气候变化无常,一会暴晒、一会暴雨。6月正是深圳高温季节,室外温度超过40度。志愿者们穿着防护服、戴着防护帽和防护手套。防护服虽然很薄,但不透气,汗水沿着防护服从袖口和衣摆往外流,直到手套里和鞋中。

临近中午是最炎热时候,烈日当头,无一丝云彩,但有水珠滴落下来,有排队的市民惊呼“下雨了”。其实是志愿者在挥手臂时,汗水沿着袖口撒出来的。晚上收工脱掉防护服时,可见衣裤湿透,手和脚被泡成白色。

当天是近日来气候最糟糕的一天,一连下了几场暴雨。下午3时突然乌云密布、暴雨倾盆,地下水流成溪。在暴雨的冲刷下,简易帐篷根本不管用,志愿者们浑身汗水变成了浑身雨水。

市民们排队也要经历暴晒和暴雨,好不容易排到前面,不会轻易离开避雨。志愿者要把能避雨的地方让给市民,自己站在飘雨和漏雨的地方。一天下来,他们身上已是汗水夹着雨水,这种情况几乎每天要上演几次。

“我就是关口”

6月13日是端午节假期第二天,经过前一天的暴雨,再偶尔下点小雨,高温把雨水变成了蒸汽,天空像个“蒸笼”,让人非常难受。不过,长期在室外工作的志愿者早已习惯了这种气候。

图|罗湖人民南商圈党委工作人员加入兰姐的志愿者团队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疫苗接种设置了严格的门槛,要层层把关,才能最后到接种环节。第一关是扫码填表申请,通过申请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第二关是填写纸质的3份表格,分别是《广东省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紧急使用(试用)知情同意书》《深圳市新冠病毒疫苗暂缓接种情形排查指引列表》《医院集团社管中心新冠肺炎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第三关审核申请的条形码、健康码、行程码;第四关是审核纸质的3份表格,并测量体温;第五关是再次审核所有资料;第六关是电脑录入资料并打印处方;第七关是医师对能否打疫苗进行评估;第八关是根据个人信息和处方提取疫苗;第九关是由医务人员打疫苗;第十关是疫苗接种后留观30分钟。如果没有不良反应,30分钟后可以离开;如果有不良反应,则要继续留观。

上述10个环节,第6、8个环节由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负责,第8、9个环节由医务人员负责,其他6个环节都由志愿者承担。

可以说,志愿者干的是除特别专业外的所有工作,干的是量最大、最艰苦的工作。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都是提升安全系数,都是为后一个环节减轻压力。因此,志愿者都有一个理念,无论在哪个关口,我这里相当于最后一关,一定要严格把好关。

排除所有风险是志愿者最重要的工作,这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经验和高度责任感。如暂缓接种的包括:中高险地区的人员,没有核酸检测报告的,患心脏病、高血压、过敏等疾病,近期有发热、住院等情形,仅涉及到身体状况的就有60多种。志愿者们需要仔细核实、逐一甄别。

而有些人员必须优先接种,如进口冷链人员、隔离场所人员、海关边检人员、医疗卫生人员、基层防疫人员等等。

疫苗接种非常专业,市民们对它又比较陌生,特别是关系到自己的健康,大家很谨慎,咨询很多。志愿者要干的另一件重要工作,就是指导填表、回答问题。

一些人不熟悉扫码填表,特别是一些年纪较大的劳务工,不会使用手机填表,有的没有智能手机;他们也没有天天带着老花镜,看不清表格中的字,把“体温”填成“体重”,把“性别”填成“姓名”,把“身份证号码”填成“电话号码”。志愿者们要一个个指导填表,工作量非常大。

图|志愿者们在指导市民填表和回答各种问题

每天来接种和咨询的有两千多人,每人都有好几个问题。比较常见的问题有:今天打得什么疫苗,“生物”“科兴”“康泰”等几种疫苗能否混打;打了第一针后,多少天打第二针;在内地打了第一针,能否在深圳打第二针;没有做核酸检测,能否打疫苗,核酸检测多少天有效;身体不太舒服,能不能打疫苗等等。志愿者们要反复解释什么是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什么情况可以混打,什么情况不可以混打;为什么第一针和第二针的间距是3周至8周。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回答。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是志愿者的通病。

最后一关也不轻松,打完疫苗后留观30分钟。志愿者要细心观察每个人的情况,有的是接种后的正常反应,说明并安慰一下接种者;有的反应比较强烈,则要特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青评论基层防疫的一支重要力量深圳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