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快退休的张洪(化名)从同事那里了解到一个“很赚钱”的项目:投资公益口罩自助发放机(以下简称“口罩机”)。花元购买一台口罩机,两年就能赚一倍;要是买5台以上,两年能赚两倍收益。
不仅收益奇高,这个项目还有两点更吸引人:收益固定并写进合同,按天结算;购买者无需参与经营,交由公司代管,只需在家数钱。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运营方是江苏派派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派派乐”)。公司在深圳的一位“合伙人”温茹云(化名)称,她前后一共投资了上百台口罩机,每天的收益就有近元,一年下来能赚两百多万。
家人知道后,提醒张洪可能是“庞氏骗局”,劝她不要买。
记者近期调查后发现,诱人收益背后疑云重重。且市面上还有不少类似公司在大张旗鼓地快速扩张。那么,这种项目到底是不是“庞氏骗局”?这家被多家媒体报道的公司又是如何打着“公益”的旗号在全国运作的?
“躺赚”
疫情以来,口罩已成为大众日常出行的必需品。一些人从这一巨大需求中看到了商机,在疫情初期就快速推出了与无人售货机类似的口罩机。派派乐介绍里,所谓“公益口罩机”,通常被摆放在商场、写字楼、医院、地铁、火车站、机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出入口,没带口罩的人只需
张洪想要投资的就是这种“公益口罩机”。记者在销售人员给张洪发来的收益表上看到,一台口罩机的价格是元,购买一台,两年后扣除本金能得到元的纯收益;买的越多,收益越高,如表中所列,若投入元购买11台口罩机,两年后扣除成本净赚元。
销售人员发给张洪的购买派派乐公益口罩机收益表
如此高的收益率,就连已成为历史的P2P都相形见绌。记者以投资人身份两次暗访派派乐深圳办公室,负责人肖芳(化名)及多位派派乐员工给记者计算的收益都与此相同。
据记者了解,肖芳、温茹云先投资了口罩机,后发展成派派乐员工甚至地区分公司负责人。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派派乐设在如浙江嘉兴、四川宜宾、江苏宿迁等地的分公司中。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更多人投资口罩机。
记者在派派乐员工发来的《购机及托管协议书》上看到,作为乙方的个人在其中的身份是与派派乐共同参与口罩机运营的合伙人,“向甲方申请‘智能售货机’APP共享平台‘速派科技’智能售货机托管资格”,“享有指定购买智能售货机托管收益分红权”。
从这个表述中能看出,这个所谓的“合伙人”,其投资购买的其实并不是实体的口罩机,而是将口罩机托管给派派乐运营的托管资格,享受相应的托管收益分红。合伙人并不需要实际参与口罩机的日常经营就可以获得高额收益。
派派乐还将高额固定收益写进协议中:乙方享有购买售货机托管在“速派科技公司”的每天固定收益15元,共计享受天;收益分配按日执行,乙方可以每日申请提现,24小时内收益分配到账;如乙方托管中出现特殊情况……经双方协商一致后可终止合同,退回购机款。
由此可见,派派乐口罩机用来吸引投资人有几大特点:写进合同里的超高固定收益并可每日提取;在收益总额不超本金情况下可随时退款以保本金无损;无需参与日常经营,真正做到“一本万利,在家数钱”。
多位派派乐员工反复向记者宣称,这是一个稳赚不赔的好生意。
除了托管模式,派派乐还有代理模式。成为派派乐在地方的代理商后,可以以元一台的价格购买口罩机。代理商负责设备的投放、运维,派派乐为其免费提供口罩并与代理商按比例分享收益。
派派乐主要推广的是托管模式。派派乐法定代表人、总经理黄才艳告诉记者,派派乐70%的口罩机是通过托管模式卖给像温茹云这样的个人。
记者最初在电话里与黄才艳沟通,称想投资时,她快速打断记者的话并强调,“我们不是投资”。之后与肖芳面谈时,她也强调,“我们不会去跟别人讲投资”,“是卖机器”。但聊到后来,坐在一起的温茹云和另一位买了数十台机器的退休阿姨则主动称此为“理财”。
温茹云退休前在深圳是一名老师,她说,去年通过学生家长了解到派派乐,“当时就是冲着做公益过来的”,“大部分用信用卡”买了21台口罩机,之后把“赚到的钱再投进去”,“利滚利”到现在已经有多台机器,每天的收益就有近元。
广告机
看到这里,很多人一定心生疑惑,派派乐是怎么靠“公益口罩机”为它的合伙人赚到超高收益的?
派派乐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广告。
当记者以投资为由于年9月在派派乐深圳办公室里见到黄才艳时,这位语速飞快的女老板没有浪费时间,一上来就指明,“公益口罩机”实际上就是一台广告机。
它的模式很简单:领取人要先扫描屏幕上的
黄才艳表示,每发出一个口罩能获得0.4元的广告费。记者看到的实时数据显示,截至1月初,派派乐累计已发出3.83亿个口罩,总广告消耗金额约1.53亿元。黄才艳称,从年3月成立至今,派派乐在全国已经投放了6万多台口罩机。
派派乐深圳办公室用来展示的口罩机田牧/摄
过去十年,各种互联网平台为获客而提供大额补贴甚至免费的做法屡见不鲜。相比起来,通过免费发放成本低至几分钱的口罩来获客不过小菜一碟。
若按照黄才艳所称70%的口罩机(约4万多台)通过托管模式运营粗略估算,派派乐目前已从个人投资者手里筹集了超2亿元资金。而要实现向投资者承诺的收益,在不计入各项成本的情况下,这些口罩机需在两年的运营周期内创造4亿元-6亿元的营收。
依照派派乐的数据,通过发放口罩近三年仅获得了1.53亿元的收入。当然,口罩机屏幕、机身、口罩外包装等的广告收入并未计算在内。但据记者了解,未披露数据的其他广告收入不会超过发放口罩获得的广告收入。
换句话说,派派乐仅凭其宣称的广告模式,几乎不可能达到许诺给合伙人的超高收益。
在许多场合,黄才艳将派派乐对标电梯广告巨头分众传媒,声称实现“纳斯达克敲钟”的目标“肯定没问题”。
但即使是已经做到行业第一的分众传媒,受疫情影响,年三季报的净利润同比减少51.17%。国内互联网广告市场增速放缓,第三方机构QuestMobile预计,全年中国互联网广告市场规模较年仅增长4%。
在自身广告营收不足,且整体市场景气度不高的情况下,派派乐到底能不能依靠其宣称的商业模式实现对合伙人的超高收益许诺,还是在玩危险的资金盘游戏,引发了外界质疑。
证券时报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在派派乐设计的托管模式中,购买了口罩机的合伙人只会得到一串设备编码,看不到实体机器,甚至连投放位置也不清楚。派派乐员工、同样也购买了口罩机的周宜(化名)表示,他也看不到机器位置,“只有老板知道”。
深圳是派派乐华南布局的核心城市。记者在去年9月和今年1月两次前往公司深圳办公室探访时,都询问在深圳哪些地方投放了口罩机,被告知明确投放地址的只有位于龙华区的一家商场。而派派乐数据显示,1月初,在深圳投放的口罩机数量为台。
记者在龙华天虹商场入口处看到了两台口罩机,其中一台电源未接通,没有工作。另一台可正常工作的机器屏幕上,除了几条公益宣传视频,未见有商业广告播出。两台机身上也都没有张贴广告。
深圳龙华天虹商场(观澜店)入口处的派派乐口罩机田牧/摄
记者春节前实地探访了派派乐最早一家公司的注册地——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自县城向北约11公里的立派路东侧,一栋挂着“派派乐集团”标识的醒目蓝色建筑就是它的生产基地,王姓负责人称,“全国所有的机子都是从我们这里发出去的”。临近假期,工人已经放假,厂房内摆放着数百台已经组装好的口罩机。
江苏宿迁的派派乐生产基地臧晓松/摄
“公益”旗号
派派乐集团的董事长名为臧兆利,年出生,也是黄才艳的丈夫。据上述王姓负责人介绍,臧是沭阳本地企业家。臧兆利在一档节目中聊到,在创立派派乐之前“做了十五六年”的医药销售,“感觉这个行业没什么太大的发展”后,突发的疫情让他有了做口罩机的想法。臧、黄二人于年3月成立了第一家公司。
而“公益”,被他们视为派派乐投放口罩机的最佳手段。初次见面时,黄才艳就直言不讳地对记者表示,他们就是“打着公益的旗号”为实际上的广告机铺设免费的渠道。
知名公益组织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下称“光华基金会”)是派派乐向有意投资的人重点宣传的合作方,在派派乐展示及投放的部分口罩机上印有光华基金会的标志。
年12月14日,黄才艳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称派派乐与光华基金会联合设立的“派公益计划”正式成立,接受社会捐赠。黄才艳所发朋友圈图片还显示,同日光华基金会还发了一则《关于捐赠自助口罩终端设备的通知》(下称“《通知》”),内称“自助终端设备公益计划主要面向城市人流密集地区布设(地铁、医院、车站、景区、学校等),合作单位可根据当地需求向基金会提出申请,基金会联系协调爱心企业无偿提供口罩终端设备布设和运维服务”。
证券时报记者向光华基金会求证上述通知及双方合作情况,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记者截取自黄才艳朋友圈的光华基金会《通知》文件
对派派乐来说,有了这则《通知》,许多同行费尽心思也进不去的公共场所,派派乐甚至无需主动开拓就能顺利投放。包括黄才艳在内的多位派派乐人士都对记者表示,实际上的“广告机”以“公益口罩机”的名义投放后,不用交场地入驻费,甚至连机器运行的电费也免去了。
记者搜索发现,山东潍坊、淄博,四川彭州、江苏宿迁等地的地方媒体,都曾报道过派派乐的口罩机在当地落地供市民免费取用的新闻,甚至在央媒的新闻中也出现过派派乐口罩机的身影。这些报道都着重强调了口罩机的“公益”属性,未提及广告、投资等内容。
如此看来,以“公益口罩机”名义免费进驻公共场所,并获得媒体宣传报道,再以此作为信用背书向有意购买口罩机的个人推广。然后通过超高收益吸引人投资后,投资款就成了公司的运营资金,如此不断扩张。这恐怕就是派派乐的核心商业模式。
对于那些投资了派派乐的合伙人来说,他们最应该关心的问题是:派派乐有限的广告营收,能支撑起这个被员工周宜称为“空手套白狼”的所谓商业模式吗?一旦其现金流(广告收入+新进投资款)中断,许诺每日可提现的超高收益还能兑付吗?
在被记者反复质疑广告收入如何保证高收益,无法做出合理解释后,周宜摇摇头说,“投资总是有风险的”,“就是赌”。
风险隐现
多位生产口罩机的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疫情开始后冒出了上百家口罩机公司,运营模式各有不同。有的以销售机器为主,有的类似共享充电宝的加盟模式,类似派派乐打着公益旗号的公司也不少见。
其中,一家叫做“戴了吗”的口罩机品牌公司,声称获得了融创集团旗下融创大健康1.2亿元战略投资。融创大健康董事局主席孙宏全是融创中国创始人孙宏斌的弟弟。戴了吗的业务人员告诉记者,有了融创的支持,戴了吗的口罩机可以独家进驻全国数十家如今已归为融创旗下的万达广场。
记者通过与多个“戴了吗”的员工沟通后了解到,“戴了吗”采取的运营模式与派派乐类似,也是以“公益口罩机”的名义向民众免费发口罩,通过广告获取收益。同样,“戴了吗”也找了一家公益组织——北京善行公益基金会——合作,推广其称为“公益口罩千城万点”的项目。
记者在“戴了吗”招商手册中看到,级别最低的金牌加盟商需以元一台的价格购买20台口罩机,成本元。“戴了吗”表示,金牌加盟商80天就可回本,月收益元,一年净赚3元,年收益率高达3.5倍。相比之下,派派乐宣称的收益也相形见绌。
不过与派派乐不同的是,如此高的收益并不会作为固定收益写入合同,而只是“戴了吗”在招商时为吸引人而做的一个假设模型,加盟商实际收入取决于每天领取口罩的实际人数。
下半年以来,随着新冠病毒致病性减弱,众多口罩机公司就已经开始考虑若疫情防控政策改变,口罩逐渐退出大众的日常生活后何去何从的问题。
那些以口罩机为由头的“投资理财”项目,风险也将逐渐暴露。
年2月,有媒体报道河南登封上百人投资自助口罩机被骗。在被骗者提供的合同中,明确写着“设备投放市场后甲方付予乙方保底利润55元整”,一台口罩机的价格实际上只需元。投资人付完钱后,就被这家广州公司的员工踢出了群。
本文源自:数据宝
作者:田牧臧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