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儿子高考之后如同风筝脱了线一般毅然决然地离我而去,我的感觉竟然不是失落,而是欣喜,终于有时间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自我审视了一番,决定往英语培训方向发展。对英语的兴趣是读书以来一直保持的,对培训辅导的兴趣则来自于陪伴儿子成长的经历。我的儿子和多数小孩一样,聪明、自我、不服从权威、不喜欢约束。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读书,却幻想着考试能撞大运,“出的题全会,蒙的题全对。”与孩子斗智斗勇、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相互谅解,这个过程烦燥中夹杂幸福,琐碎中不失章法,失落时需要自我安慰,绝望时需要自我鼓励,真是一项极具挑战却充满乐趣的工作。
目标确定之后,开始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评估了一下各级别的难度和自己的特点,卖萌装活泼肯定不行,小学英语直接PASS,初中英语和高中英语笔试内容没差多少,只是高中英语的语法和阅读难度大一些,但好处是拿到高中英语教师资格证可以向下兼容教初中和小学。基于以上考虑,我一咬牙直接报高中英语。笔试有三科: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在网站上浏览了以往应试者的经验和心得之后,决定前二科不买书,直接下载了“对啊网”的APP看教学视频和同步习题。对啊网的讲课老师很年轻,讲授的内容也基本是照本宣科,不过基本知识点都覆盖了的,对于没有教材并且毫无相关知识的小白来说正合适。APP里面的习题不错,有相关考点的讲解。以我的经验,《综合素质》最简单,只需要过一遍就行,记住“三爱二人一中心”,二个大的论述题都围绕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理念在考。选择题的文学常识、逻辑推理以及最后的作文全靠平时积累,不需要特意准备,而且也很难抓到题(尤其是常识题)。《教育知识与能力》可考的知识点既多又杂,我是“对啊网”通篇听了一遍,对基础内容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针对性看了山香教育“心理学”相关章节的视频,对啊网的讲师在涉及较艰深的心理学知识方面感觉比较无力,讲得也不够深入,而这部分恰恰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试卷中4道辨析题不难,只要有通读一遍,基本对错还是能判断出来的,这块分数比较好拿。4道简答题最难抓题,出题的范围实在太广了,如果相关知识点没看到,或者没记牢,只能对着题目欲哭无泪。《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是我唯一买了教材和真题的。看了几集中公的视频教学,果断放弃,自己看书。作为非英语专业的人士,最难的是第一部分语音语义知识,教材里说的很简单,很多术语和表述都要到网上找更详细的解释。语法和阅读就看平时的功底了,教学知识与教学方法都是套路,不难理解。我采取的策略是抓大放小,语音语义自己最不熟悉的部分都集中在选择题,大概了解就行,能拿多少分看运气。重点放在英语教学方法上,这部分涉及一道20分简答题,30分的情境分析题和30分的教学设计题,这三大块抓住了,加上阅读题的分数,基本能保证顺利通过考试。这一科有一个难点是要将所有的语法术语和表述转化为英文,非英语专业毕业的需要多做功课,把这块补上来。二个月的时间,看书、做题,感觉内容不算难。唯一的担心就是自己的记忆力,读了后面忘前面。另外,一天考三科,作为一个20年来从未进入考场的中年人来说,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进入考场,第一科《综合素质》,先看作文题,话题是共享单车,我心中大定,这个话题儿子高考的时候我们刚讨论过。然而,诡异的事出现了,当我涂完答题卡开始做论述题时,发现自己的手居然不可抑制剧烈地抖动起来,我完全懵了,摸摸心跳,并不紧张,这手抖是个什么状况。我只好用左手紧紧握住右手,一笔一划地写着,看着如鸡爪般的字迹,我当时真想放弃了。但是看着基本熟悉的题目,又心有不甘。于是,就在这种既想放弃又不甘心的状态下,我终于在铃声响起之前把考卷涂满了。交卷的时候监考老师略带好奇的看了我一眼。考试的时候她就一直在我身边踱步。这个两手握笔如老农犁地般在纸上刻画着答案的中年女性一定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吧?!随着人流步出考场,沿着中山路慢慢走到候阿婆肉粽店,点了一个肉粽、一碗牛肉羹、一盘海蛎煎,吃完看时间还有一个小时,信步走到熟悉的玄妙观,在文曲星君的座前很虔诚地拜了拜,希望接下来的二科考试时手抖的症状能够消失。走廊上恰巧有一张塑料椅,我靠着廊柱,心情甚是平静。可惜,突然来了一对照婚纱照的年轻夫妻,在摄影师的指挥下摆着各种POSE。喧闹的场景与沉穆的道观格格不入,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脑抽筋,选在这种场所照婚纱照。我慢慢踱出道观,往考场走去。第二场考试开始了,翻了翻试卷,欣喜地发现有三道简答题的知识点我刚刚看过,更为欣喜的是手虽然还抖,但在左手的帮助下,写出来的字迹终于是可辩的了。于是我沉浸心神,趁着这个好状态抓紧写字。走出考场,心情变好了一些,感觉至少这一科是肯定能过的。休息了一个小时,再次进入考场,进行最后一科《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感觉有一些疲惫,这科题量不小,基本上没有时间反复研读题目,都是看一遍题目就循着本能答题,做到最后一道教案设计题时,时间只剩下20分钟,手抖的症状不出所料又加剧了起来,教案设计我是重点研读过的,对教案的构成心里有数,题目是电子邮件的写作。按自己的理解设计了导入、分析电子邮件写作结构、头脑风暴、仿写等教学步骤,兼顾了个体与集体的参与度,整个教案基本还算完整。交完卷后,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把三场考试撑下来了。头有点晕,但脑却很兴奋。先生打电话来问我考得怎么样,我说不知道,从答题内容上讲有一定把握,但我无法确定考官最终会如何判定我的字迹。漫步在东街,打开手机第一步就是在百度搜索“考试字迹无法辨认怎么办?”得到的答案是――考官会谨慎对待,尽力辨别答题者的字迹,不会直接判死刑。好吧,这句话很好地安慰了我,略显沉重的脚步又轻快起来。一个月的漫长等待之后,当三科一次性全部通过的成绩单呈现在我眼前时,久未体验的成功喜悦再次充盈胸腔。是啊,行不行?试过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