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品牌通常都会通过人、货、场三个维度来思考或找出问题点。无论是线上线下公司,人、货、场都是零售营运的三大核心。“人”就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如销售人员)还有就是客群。“货”就是产品。“场”就是场地、或是销售平台、渠道等。
“人”,对于销售人员的管理。销售指标个人达成情况如何。服务指标,如平均成交的时长,平均接待的时长、投诉率等。人员的流失率,人员的固定也是影响销售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顾客的管理。客单价成交的情况,连带率,VIP的维护与增长,顾客的回购率。这些对于“人”这一部须跟进的数据管理。
“场”,对于场地的管理。店铺的指标达成情况如何,坪效是否合理。另外就是顾客进店的规律,如最常是哪个方向进来的,会先去店铺哪个区域。进店率,在不同情况的因素下进店率会有所不同,还有就是人流量及人流方向,这些是需要记录分析的。成交率与试穿率,要找出场地里成交率与试穿率最高的地方,结果产品进行分析,从而调整陈列。竞品与渠道的分析了解。
“货”,重点部分。常分析的指标就是折扣率、动销率、售罄率、周转等,还有就是款式的广度、深度、宽度啦。广度就是产品的类别数,之前提到过,有些配角的类别销售很一般,但必须存在,这就是要平衡结构性的问题,掌握限度就行了。深度,计算出平均每个SKU的可售数量,再结合场地的容量和仓储配发的速度进行数量上的配发,深度并不是越多越好。宽度就是产品的丰富度且可以提供选择的程度,宽度越大顾客挑选的余地就越大。宽度也是对比竞品的一种方式,利用缺口达到销售上的提升。但是宽度与深度一定,需要结合场地的容量去做款式上的取舍。“货”这肯定就是包含产品的问题。可以用试穿率、触摸率、成交率,回购率来分析顾客对产品的敏感度,从而判断出针对不同场地产品配发是否适合该人群。还有就是对于商品管理的一切数据分析,也是必要的工作,这样才能很好地了解问题的根本。
至于商品管理的数据分析,之前都说了不少了。这里就暂且不说。有需要的伙伴们可以留意给我,我再跟大家重温一下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