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已经超过万例。法国重症监护病例数量已经连续19天下降。
之前,我们报道过多个欧洲国家已迈上了逐步解封之路(巴黎饮用水真安全吗?法国将“从零开始”防控?这些欧洲国家已开始解封!)不过,德国负责检测疫情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长LotharWieler还是呼吁,大家要保持“谨慎”、“多待家里”、“保持1.5米距离”。
今天下午,备受期待的法国总理解封计划介绍也如约而至了。
法媒已为此足足预热了好几天。Odoxa-CGI民调机构周二发布的调查还发布了一个“悲观”的结果:60%受访者不相信政府能顺利“解除封印”。再看看法国统经所(INSEE)的数据,4月份法国家庭的“士气”也低落了不少,据称这是该指标“自年以来”跌幅最明显的一次。
有意思的是,禁足延至5月9日的西班牙今天也会公布解禁计划,目前西班牙第一季度的失业率已因疫情攀升至14.4%。
法国总理解封方案:与病毒共存
总理菲利普主要介绍了涉及6个关键领域的解封方案:
返学、商店、复工、检测和隔离、口罩、集会,该方案交由议会讨论+投票。
首先,菲利普回顾了禁足取得的防疫成效、为禁足“正名”。
然而,虽然好处多多,但是随之而来的严重“副作用”也决定了“谨慎、逐步、坚定的”解封是势在必行的。
鉴于法国各地疫情形势不尽相同,所以解封将是“因地制宜的”。
总理多次强调,鉴于疫苗研发仍需1-2两年,我们必须学会“与病毒一起生活”。
其次,法国解封的三个关键词是:
保护(protéger)
检测(tester)
隔离(isoler)
先说保护:
保护措施:口罩、口罩、口罩!
下面我们可以看到,防控基本都在围绕着口罩话题。总理的说法是:“到5月11日,每个人都有口罩。”
勤洗手、遵守社交距离,在某些场合佩戴口罩。
有意思的是,菲利普强调“是否戴口罩”是采纳了专家的意见,而疫情以来,专家的意见在转变:一开始专家认为没必要佩戴口罩,政府采纳了意见。现在专家认为在一些场合应佩戴口罩,政府也随之改变策略。
法国政府已大量订购口罩
目前每周可收到1亿只外科口罩;
五月起每周可收到万只可清洗大众口罩。
鼓励地方政府机构订口罩,国家承担50%费用。
大众口罩:
向小企业、初中(师生和工作人员)发放口罩;总理还请“所有公司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员工配口罩”。
除药店、超市等外,LaPoste4月30日起建网上平台,每周会向有需要的大众分发数百万口罩。
为贫困群体准备每周万只口罩
解封和检测显然是分不开的,法国解封后将如何扩大检测力度呢:
检测:%报销、所有接触者都检测
5月11日解封后将加大检测力度:
每周进行70万份病毒检测
为什么是70万?解封后,预计法国每日新增0-0病例,需要检测每个确诊患者的25个接触者。按此估算,解封后法国每周需进行52.5万份病毒检测,剩下余力可对养老院等社会、社会医疗机构检测。
医保全额报销检测费用
确诊者的所有接触者(无论是否出现病征)均可接受检测,并且确诊者要自行隔离
成立“病毒追踪”部门,追溯确诊患者的活动路线和接触者
如果确诊后该怎么办?如何隔离?
隔离可居家、可去指定地点
菲利普强调,病毒检测的目的是隔离确诊患者。隔离不是“惩罚措施”,而是“预防措施”。
允许确诊患者居家隔离(所有家庭成员一起隔离)
或者,也可以去指定地点(酒店)隔离。
菲利普也说了,如果5月11日前,相关指数(病例数等)不达标,那么就推迟解封,或者进行更严格的解封。
如果5月11日准备就绪了,那么将开始一个新的阶段,这个阶段将持续到6月2日。
此外,政府将在5月底再做解封初步小结,到时候决定是否再进一步解封(比如决定咖啡馆和餐厅是否可在6月2日重新开业)。
解封程度会“因地制宜”
菲利普指出,由于各地区疫情形势不同,解封程度将按照当地具体情况决定。
那么,评判各地区解封程度的标准又有哪些呢:
·病毒传播速度:红色(疫情严峻)绿色(疫情相对平稳)
·当地重症病患人数
·检测、接触者追踪工作是否就绪
本周四起,卫生总署署长每天公布一张疫情形势图,按照红色、绿色标出病毒传播速度。
政府将根据5月7日的指数决定,哪些省份5月11日后为“绿色区域”、哪些为“红色区域”。
学校复课:初中生强制戴口罩、幼儿园小学“自愿”返校
5月11日起,幼儿园、小学逐步复课,返校建立在“自愿”基础上;
5月18日起,在疫情较轻的地区,初中(初三、初四)可复课;
高中(职业高中)六月初决定是否复课。
复课后,每班不超过15人,必须落实基本防控措施。
托儿所重新开放,每班不超过10人。
那么,返学的孩子们是否要戴口罩呢?
托儿所、幼儿园儿童不戴
小学不建议戴口罩,但政府会给小学发放。若某个儿童有症状,可以戴;
初中生强制戴口罩(给有困难的学生发口罩)
商店营业情况如何?
商店将于5月11日解封后重新营业,咖啡馆、餐馆除外。
商店内必须保障员工公共安全,保证店内人与人之间1米距离,店家可要求客人戴口罩;
营业面积超过4万平方米的非食品类大型卖场暂不开放;
集市可以开放(除非当地市长、省长反对);
5月底再决定,咖啡馆、餐馆是否可以在6月2日后恢复营业。
复工怎么办?要不要远程?
未来3周应继续远程办公;
无法远程办公的公司,必须保证社交距离、落实基本防控措施;如果办公场所无法保障社交距离,将强制戴口罩。
公共交通出行、活动情况又如何?
巴黎大区公共交通Ratp运力将恢复70%,但需要降低人流(尽量远程办公),无法远程办公应错开早晚高峰。
乘坐所有公共交通(包括火车、校车)强制戴口罩。
公共交通、出租车、VTC司机强制戴口罩。
公里以内的出行不再需要出行证明。超过公里则仅限“由于家庭、职业等原因不得已必须出门”的情况。
可自由户外运动(有身体接触的、集体运动仍禁止);
海滩至少关闭至6月1日;
疫情平稳的省(疫情图绿色区域)可开放公园、花园。
节日、集会:电影院关闭、图书馆开门
宗教场所保持开放,禁止举行仪式至少至6月2日;
图书馆、多媒体图书馆、小型博物馆5月11日后可开放;
大型博物馆、大型展览馆、电影院、话剧院、大型音乐会场馆等继续关闭;
节庆场馆继续关闭;
0人以上大型活动停止举办至9月(包括法甲、法乙等体育赛事)
墓园重新开放
公共场所禁止10人以上集会
除了紧急情况,建议延迟举行婚礼
至于此前引发不少争议的追踪应用程序StopCovid,菲利普总理表示,将在之后针对该app进行专门辩论与投票表决。
另外,菲利普总理政府提交法案,要求法国国家紧急状态延长两个月、至7月23日。该提案将在周六的部长会议上审议,下周提交参议院和国民议会审议。
疫情一线女性多、报酬却偏低
据法新社报道,此次疫情让大众注意到,位居抗疫一线的往往女性居多:护士、护工、保姆、清洁员、收银员等。
在医院公务部门,75%员工是女性。在护理人员中(护士、护工),女性占80%;40万家政工和家庭帮佣中,97%是女性。在45万保姆中,几乎全部(99%)是女性。
在超市的35万服务员和收银员中,80%是女性;万清洁人员中,70%是女性。
法国社会学家DominiqueMéda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行业如今是对公众最有益的行业,但从业人员报酬却很低”。
一名女收银员表示,她一直在坚持工作,也希望这次疫情能改变社会对自己职业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