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介绍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壹点探针济郑高铁搭桥,黄河流域迎来高
TUhjnbcbe - 2024/4/24 18:13:00
记者田汝晔孙雪萌张琪见习记者胡玲玲12月8日,济郑高铁将全线通车。济郑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连接线和沿黄陆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贯通后,横贯黄河下游的郑州至济南段。济郑高铁的全线通车,不仅连接了两个城市的交通线路,更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标志。它将使黄河下游地区从传统的行政区域单元转变为以黄河生态系统为核心的流域单元,加强了济南和郑州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了两城、两个经济圈在宏观层面上的“邻近”,为区域协同发展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与此同时,济郑高铁将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双循环新的发展格局产生重要意义。交通互联只是一个开始,济郑高铁全线通车后,不止火车,鲁豫“联手”会有更多可能。鲁豫“强强联合”,助推区域协同发展作为连接黄河流域下游地区的主要通道,济郑高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济南、郑州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中心城市,其所属的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龙头城市群。年,山东GDP为8.74万亿元,全国排名第三,在北方省份中排名第一;河南GDP为6.13万亿,全国排名第五,在北方省份中排名第二。在相邻的万亿GDP城市中,济南和郑州是唯一一对迄今未开通高铁的城市。济郑高铁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高速铁路区域连接线,最早官宣可以追溯到年。整条线路可以划分为郑州至濮阳段,濮阳至省界段、山东段三部分。济郑高铁全线通车后,济南和郑州这两个城市之间的通行时间将缩短至1.5小时。“山东和河南自身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山东北部有京津冀经济圈,南部有长三角经济圈,西部有中原经济区。”山东交通学院轨道交通运营与管理系主任、副教授冯立萍认为,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在为城市群协同发展提前“铺路”。高速铁路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不仅仅是缩短了高铁沿线串联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更是通过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向沿线串联城市的汇集,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作用,强化“同城”效应,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根据我们团队的测算,济郑高铁的投入使用将使得郑州和济南间的经济联系强度提升六倍。”郑州大学黄河生态保护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院首席教授刘建华表示,这一跃升不仅体现在数字上,更是两市间经济互动和融合的实质性增强。山东作为黄河流域唯一出海口省份,拥有良好的海港资源,河南可借助山东更好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而河南郑州作为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全国铁路枢纽,在全国交通网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山东来说,其加入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关键之一便是加强与河南的合作,进而拓展至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双城经济圈等中西部其他省(区)的经济联系。若将济郑高铁放到更大的范围,它也将是黄河沿线城市抱团发展的开端。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提出构建形成黄河流域“一轴两区五极”的发展动力格局,加快形成以“一字型”“几字型”和“十字型”为主骨架的黄河流域现代化交通网络。济郑高铁开通后,济南、郑州、西安、西宁等黄河沿线省会连成一条线,形成东西向大通道,因此,济郑高铁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铁路线路,而是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重要桥梁和推动器。架起“科创走廊”,深化产业交流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GDP排名中,山东、河南两省在经济上交出的成绩单均名列前茅。在人才资源储备上,鲁豫两省也体现出强劲的实力,截至目前,河南省人才资源总量达到.31万人,山东省人才资源总量超过万人。董彦岭分析,现代社会实际上是一种分工和协作经济,如果地处交通干线上,凭借区位优势容易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山东拥有众多港口,具有便捷的海运交通条件,河南位于经济腹地,也需要连接出海口实现对外贸易。在产业布局上,河南是人力资源大省,山东的制造业发展颇具优势。地理上相近,产业上互补,但济南和郑州之间的陆路交通运输还未打通最后一步。此外,由于济郑高铁沿线的很多城市位于交通线路中“被遗忘的角落”,经济发展亟待破局。董彦岭认为,伴随着济郑高铁的开通,河南人才到山东务工更加方便,山东的制造业到河南布局也会更具优势,内陆和沿海城市的协同合作也会愈加密切。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黄河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主任苗长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鲁豫两省产业体系既具有各自相对的独立性,又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应当在高质量发展方向上深化合作,在重大工程上建设上发挥协同作用,互相支撑发展,加速商务人员、科技人才的流动,这其中,济郑高铁的开通无疑起到了“破题”的作用。苗长虹认为,除了现实意义之外,济郑高铁的开通还具有象征意义,此前黄河流域的各大中心城市之间还未建立高密度的快速交通体系。高铁开通后,就可以真正形成相互联系的“经济大走廊”,立足于此,还可以打造“科创大走廊”。他表示,河南和山东近期在联手创建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单个城市很难以支撑起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体量,只有精诚合作才能更好地将构想变为现实。在苗长虹看来,济郑高铁的开通,不仅能够强化黄河流域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形成河南“米”字形高铁网,济南的枢纽地位也会进一步强化,辐射到更多的沿海城市,有利于深化“一带一路”层面的合作。未来,从山东日照到河南兰考的日兰高铁也将通车,届时会形成鲁豫两省交通联系的多条通道,科技创新和产业合作方面的交流也将迈向新的高度。守护黄河安澜,促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一河清水出中原,千回百转入齐鲁。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调子——“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高铁作为高效率、低碳排放的交通工具,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愿景不谋而合。”刘建华表示,济郑高铁不只是一条连接城市的铁道,它更是区域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典范。作为世界上治理难度最大的河流,一直以来,黄河上中下游存在着不同的治理难题。如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为黄河流域各省区保护黄河生态提出了要求。年5月,河南省与山东省正式签署《黄河流域(豫鲁段)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以下简称“《补偿协议》”),在黄河流域率先建立了省际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补偿协议》实施范围为河南省、山东省黄河干流流域(豫鲁段),其中河南省为上游区域、山东省为下游区域。实施期限为年至年。一年后,黄河入鲁水质持续保持在二类水质以上,山东作为受益方,共兑现河南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在这场黄河“保卫战”中,两省都是赢家。“鲁豫之约”背后,进一步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意识,步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在强调郑州、济南等沿黄大城市强化国际交往功能的同时,也提出建设黄河下游的绿色生态走廊及作为黄河流域对外开放的门户。济郑高铁横贯黄河下游的郑州至济南段,不仅是连接两个省会城市的关键通道,还紧密联结了沿线众多中小城市和经济区。这一地区承载着中国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的活力,以及生态系统的独特价值。在刘建华看来,济郑高铁的运行将有效减轻对环境的负担,降低整体的碳足迹,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尤其在生态敏感且至关重要的黄河流域,其意义更显重大。借高铁“东风”,激活分散的文旅资源山东与河南,自古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是黄河下游流域的重要省份。相近的文化底蕴与互补的旅游资源,使得两省长期互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依托于绵延多公里的海岸线,山东的岛、滩、礁、湾、角等景观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对于地处中原的河南游客来说,齐鲁大地可以称得上是“离海最近的地方”。河南则凭借“古(古都)、河(黄河)、拳(少林)、根(觅祖)、花(牡丹)”的旅游特色,吸引了众多山东游客前往体验历史古韵和人文风光。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董彦岭认为,历史上齐鲁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非常密切,文化上的亲缘性是两省共同发展文旅产业的资源基础。“旅宜速,游宜缓。”借助济郑高铁开通的东风,游客花费在旅途中的时间将因此缩短,减少了绕行和换乘等繁琐的步骤,游客停留在景点观光游览的时间也变得更加充裕,有利于从“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游转变为深度体验式的“文化游”。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山东大学文化和旅游研究中心主任王晨光分析,济郑高铁的开通,串联了鲁豫两省相对分散和“遇冷”的旅游资源,“盘活”了两省之间旅游客群的融合互动,对于打造产业化、体系化的旅游品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文旅的影响也会辐射到黄河沿线更多省份。王晨光认为,鲁豫两地的高铁互联互通和“黄河流域一体化”是一个相互赋能的过程,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会形成更多崭新的聚焦点。在过去,对于黄河更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壹点探针济郑高铁搭桥,黄河流域迎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