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这几年真的太难了!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年一季度全国新开商业项目只有2个,同比下降50%。就算是一线城市购物中心数量也慢慢趋向于饱和。
我们拿上海举个例子,去年上海上半年一座新商场都没有,下半年新商场开业也不足10家。根据数据调研,一些位于市中心的空置率达到9%。最高的甚至达到70%。二三线城市这种情况更加严重,大量商场老板入不敷出,商场纷纷关门清算。
大环境正在发生变化
人口红利没了:目前国内的人口逻辑正在发生转变,前几十年因为依赖人口红利,不需要担心人流问题。目前中国人口增量已经发生变化,年轻化渐渐到老龄化发展,城镇化已经基本接近末尾,人口增长也到了瓶颈。商场主都在存量或许还是减量的环境下竞争。
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往互联网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人们的购物渠道只能前往商场进行购物,现在淘宝,拼兮兮等各大购物平台壮大,随着疫情的影响加速了消费者的购物模式的变化,同一品牌,同一产品,线上价格都能比线下优惠20%-0%不止。线下门店甚至被称为“试衣间”“样品间”。
老旧商场的局限性:相较网购,商场如果仅仅只能提供购物这个功能已经很难吸引人们进入商场购物了,许多老商场还停留着以往的商业模式,靠着收租的日子已经行不通了,每个进入商场的消费者都需要得到多元化的体验,比如餐饮,娱乐,社交等。这些都是在线上很难取代的。
同质化的商场:在电商冲击的大背景下,商场需要突出其独特的优势,而我们可以得出,商场的优势在于给予消费者一种独特的购物环境,在网上的一张图片,一个视频是很难让消费者代入进沉浸式的购物体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消费者可能直接打开手机下单,还更加方便。
购物中心“焕新”指南
要想实现老旧商场焕新,可以通过优化商场布局,外立面设计,停车场升级,商场内部业态改造等,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中可能涉及到建筑的结构调整,具体还要根据商场的实际情况判断,如果有这方面需求,可以liang系我!
商场的外立面设计,一般来说是给顾客的第一印象,一个拥有个性化的外立面可以第一时间吸引人们的注意。而且外立面的设计还需要重点考虑商场的调性,外立面就很能展示一个商场的定位是高端还是亲民。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商场里面的电梯,洗手间等或多或少都需要一定的改造,停车场升级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通过增加立体式车库增加商场停车位。通过以上这些方法不仅仅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主要还能提高商场形象,让消费者在商场里待得越久,商场里的店铺赚的越多,才会有更多的商铺前来入驻。
南京凤凰广场改造
南京和题主问的问题很像,属于新一线城市。项目位于湖南路和中央路交界处,这也是位于南京中心的一个区域。
我们先来看看项目之前的样子
从上面几张照片可以看得出来,之前这个商场已经濒临倒闭的危险,商铺空置率相当高,人流基本没有,如果一位消费者路过,看到这场景,怕也不会想要进入商场的冲动。
我们来看看改造后的变化
商场是不是瞬间就感觉“高大上”起来,其实这个项目仅仅只是改造了沿街的外立面和室内部分中庭部分,就让这座建筑焕然一新。
整个改造计划并没有用太多复制的设计手法,对外立面是采用“玻璃盒子”对第一层和第二层进行包裹,为了保留老建筑的美感,在玻璃表面加入一些横向的表皮结构,如果走近一点可以隐隐约约看到老建筑的痕迹。颜色上使用了白色,大部分都是使用铝制构件。
使用铝构件的考虑主要是其材质轻,耐腐蚀强减少维护成本等。外表也是刷成白色,包括后面支撑的骨架,都统一处理成一个颜色。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次商场改造并不涉及结构大改,都是对某个点,每个面进行改造,但尽管如此,对这些重要的节点进行升级改造后,使其带来的商业价值将大大提升,我们后期经过调研发现,入住率提高2%左右,人流也比以往多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