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智库疫情影响下购物中心现状及响应策略 [复制链接]

1#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中房智库研究员汪婉

中房智库执行院长柴铎

年春节前夕,一场自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成为影响中国商业地产市场的“黑天鹅”事件,各个物业类型均受其影响,而购物中心的体验式消费情景则让其成为疫情中的“重灾区”。疫情是行业分化的催化剂,加速了购物中心行业的反思,深入分析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对购物中心造成的影响,总结现有响应策略,能为未来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一、疫情影响下的购物中心经营遭遇彻骨寒冬

为防范肺炎疫情,全国31个省区市均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全国多数购物中心客流量和销售额锐减。据商务部统计数据,年春节正月初一到初七全国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达亿元,年春节期间上升至万亿元,今年数据尚未公布,但可以预估到,大幅下跌已成定局。

造成销售收入锐减的原因很清晰,主要是受闭店和人流量锐减影响。

为配合抗疫、防疫需要,减少人员聚集,许多购物中心明确发出闭店声明,疫情核心区武汉的70家购物中心和百货中,7成以上购物中心已发出闭店声明(超市除外),购物中心内超市门店也进行了营业时间调整。另外,全国其他城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商场闭店。据不完全统计,首创奥特莱斯旗下12个城市的店铺闭店,凯德武汉、西安等城市闭店,砂之船旗下全国11家砂之船奥莱闭店,大悦城杭州、天津、西安和烟台等5家商场暂停营业,重庆的爱融荟城、英利大融城、万象城、环球金融中心、新光天地等暂停营业,恢复营业时间待定。除此之外,西安SKP,天津中国铁建广场,贵州天河潭奥特莱斯、时代广场、水岸广场、星力集团旗下9家门店、国贸集团旗下8家店;河南的一峰城市广场、局外·太格茂、锦荣悦汇城、福都购物广场,成都群光广场等,均有不同时长的暂停营业。据2月9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开业率仅在35%左右,已经开业的商场中开铺率也很低。

此外,疫情中心城市采取封城管理措施,全国范围内城市小区也严格限制人员出入,采取封闭式管理制度,必要情况下一个家庭可在固定时间段由一人出门采购物资。鉴于此,大众出行机会和意愿双双降低,“宅”成为了人们春节假期最明智的选择,这也使得原本应红火的春节档购物中心一时之间门可罗雀。

二、购物中心行业在疫情中的响应策略

由于疫情造成的购物中心营业额锐减,运营和资金压力加大,缩减成本保证现金流成为疫情中购物中心行业的重中之重。购物中心行业的应对之策主要包括积极采取安全防疫措施、帮助商户“开源节流”、进行企业资源整合,为后期发展蓄力。

其一,采取防疫安全措施,调整营业时间,控制购物中心人流量。

在营业的购物中心中,采取严密的防疫安全措施成为重中之重。现有主要措施包括:加强通风系统与空气质量监测,提升商场内部通风条件;加强公共区域卫生管理及消毒,引进先进的消毒设备;加强对内部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和防护,提供防护工具;加强门禁管理,限制购物中心人流量,对所有进入购物中心内部的人员实行更严格的体温监控和防护措施检查;调整营业时间并取消所有大型活动等。如北京三里屯在复工后对园区流动人员实施严格的体温监测,全面筛查和统计楼内湖北地区返京人员信息,并进行实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