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流介绍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撸串不足以谈人生,在串都济南品至味 [复制链接]

1#

不撸串不足以谈人生,在“串都”济南品至味人生原创济南市文旅局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收录于话题#泉城美食,1个

济南的烧烤店遍布城市的角角落落,“强哥烧烤”、“鑫立旺”、“老金”、“磊磊”……济南人对烧烤有着独特的记忆。

“在济南,没有什么是一顿烧烤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顿!”

济南烧烤里包裹的不只是肉香,还有着人生的五味杂陈。

01

“串都”昵称

济南人对烤串的热爱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了。

每至空暇休闲,不论春夏秋冬、酷暑严寒。

你总能看到一群济南人围坐在烧烤架旁,或是肆意撸串。

摄影:邵凯

“在天愿作比翼鸟,不如济南吃烧烤。”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济南的羊肉串就已经传遍大街小巷了。

摄影:邵凯

“泉城”在本地人心里还有一个称呼“串都”。

风靡大街小巷的烧烤摊,为济南赢得了“串都”之名。串,是济南美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油炸或是碳烤后,喧嚣的氛围中,闻着诱人的香气,品着济南的生活。

02

“烧烤”发展

关于我国烧烤的起源,传说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取来“天火”发明了烧烤。

他教人们抓鱼、捕鸟,把鱼、鸟等烤熟了吃。

人们吃着香喷喷的烤肉,不再闹肚子,身体也更健壮了。因此他们把伏羲尊称为“庖牺(fuxi)—第一个用火烤熟兽肉的人。”

摄影:封晖

摄影:王广福

在商周时期,肉的烤法开始升级,人们研发出了“炙”的方法,基本上脱离了火焰直接烧。

为什么烧烤到了汉代会如此受欢迎呢?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香料。

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期间引进西域诸国的饮食文化,当时,汉代人民以酱、盐为主,后来引进了香料,以及饴糖的甜味调料。

香料在食物制作过程中的运用,风靡西汉朝野,让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情有独钟,烤肉即是当时最流行的一种。

摄影:邵凯

来源:山东卫视《至味山东》

南北朝时期,烧烤的制作工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时的烧烤不仅用料、式样更加的考究了,而且在调料的配方上也有很大的突破。

明清时期,烧烤食品更加普及。到了清朝,由于辣椒的传入,大伙儿吃烧烤的时候终于可以撒孜然粉和辣椒面了!烧烤也变得越来越精致。

摄影:邵凯

从古至今,烧烤作为人类最原始的烹饪方式,经历了长久的变化,在人类的饮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随着烹饪的进步,已经有了白烤、串烤、红烤、腌烤、酥烤、面烤、叉烤、钩吊烤、铁锅烤、篝火烤……

摄影:邵凯

那么多的烤法,对于我们来讲是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啊!

我们钟爱的烧烤,可谓是一脉相传,吃的不是烧烤,而是几千年的文化。

03

抓啥烤啥!烤啥吃啥!

济南吃串是有自己的一方特色的,那就是抓啥烤啥!烤啥吃啥!

摄影:邵凯

济南的烤串种类数不胜数,有好多是在其他地区根本吃不到的。

摄影:王广福

且不用提那些司空见惯的羊肉串、肉筋、烤翅、扇贝、马步鱼、生蚝、大虾、韭菜、蘑菇、土豆片、辣椒、茄子……

光说别的地方少有的:心管、烤骨髓、烤腰头、辣椒肉、蒜瓣肉、板筋、小红腰、小白腰、碎鞭……

好多其他地区的人闻所未闻的串,在济南都能司空见惯。

04

“马扎文化”

在济南吃串,你吃的或许不仅仅是串,还是串中的风土人情,串中的市井烟火。

摄影:邵凯

济南地处鲁中,讲究“马扎文化”。一张小方桌,四五个小马扎,脸大的铁盘盛满串。

摄影:四眼龙

在整个城市进入睡眠模式之后,一个小方桌围着一圈马扎的烧烤摊依然是循环模式:灯火通明,人流如织……

烧烤的铁炉子有长有短,长的有近十米,足以证明泉城人对烤串的喜爱。

每个烤羊肉串的老板都百分之二百的热情,向路过的人大声招呼:“来,这边坐,这边坐!”

来源:山东卫视《至味山东》

有人说,在济南,没有与朋友一起撸过串便不足以谈人生。

搁古代,子期伯牙绝弦知音,管仲鲍叔牙生死之交,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段段真情,要是放在今天的济南,也定可从撸串开启。

来源:山东卫视《至味山东》

一年四季,济南烧烤摊的食客们接踵而来,尤其是夏天,每至傍晚时分,小桌、马扎便安排上了!

不用正襟危坐,不用衣着整齐,几支烤串、一碟花生毛豆、大杯扎啤,朋友之间谈天说地,畅快淋漓。

摄影:王广福

来源:山东卫视《至味山东》

所谓的诗和远方以及眼前的苟且,都融化在浓浓的烟火之中,一群人围坐在一起,品味着平凡而美好的济南生活!

泉城的烤串生活就这样在窜高的烧烤火焰中,日复一日地精彩上演着......

你知道济南有哪些值得推荐的烧烤店吗?快在留言区互动起来吧!

雨小荷温馨提示:疫情防控不可忽视,出行时请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主动出示健康码,积极配合景区、场馆完成疫情防控相关工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